安徽财经网讯 这几天,亳州市谯城区双沟镇三官村的村民方友围很忙碌,他家230亩红薯正在收获。
“要装三两以上的,很小的不能装”。地里,方友围忙着给工人讲解挑拣红薯的注意事项。他告诉记者,今年种植的红薯有好几个品种,其中“西瓜红”有20亩,相对来说,卖价也比较高。
方友围的红薯都是在核桃树下套种的,而且是采用单垄双行的种植方式,产量高,效益也高。红薯在生长以及田间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用工,方友围就会找来附近的村民帮忙,其中有不少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上每天都有四五十人,多的时候七八十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十来户,每天能挣六七十元。”
方友围的红薯采取的是订单回收种植,销路不用愁。一般销往山东、上海、宁波、杭州、河北等地。
目前,在谯城区双沟镇有很多像方友围这样的农户,通过林下种植的发展模式,产业结构调整土地规模在3万亩以上,每亩产值能多增收3000元左右。
李涛 付成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