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讯 10月12日,亳州市谯城区观堂镇晨光村晨光子桐家纺有限公司车间内,晨光村村民张争光忙着搬运布料,送往各个工位。干着不太繁重的工作,月收入3000元以上,最让张争光开心的是,从车间几分钟就能到家,中午还能回家给妻子做饭。这样的日子是他以前不敢想的。
晨光村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北与河南省永城市接壤,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产业较为单一,于2014年被确定为观堂镇重点贫困村。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晨光村大力探索“文旅+发展”的路径,并于2017年顺利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2019年年初,晨光村村支部书记张海通过“亳州老乡、请您回家”政策宣讲,感召了常年在江苏省南通市做家纺生意的张建设在家乡投资建厂。土地流转、建设厂房、购置机器等,村书记张海忙得不亦乐乎,毕竟张建设在外经营家纺厂多年,有丰富的经验、积累的技术和产品销售渠道,不仅可以增加村集体经济,还可以带动村民就业,助力家乡发展。在张海的宣传下,村民们也都踊跃报名进厂,由张建设对大家免费进行岗前培训,公司主要招收的都是当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很快晨光子桐家纺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
晨光子桐家纺主营床上用品四件套,日产量3000多件。8月份,接了10万件的订单,40余名工人都在加班加点进行赶制,10月份又接到外贸订单30多万件。张建设凭借多年的管理经验和积累的销售渠道,使家纺厂很快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除了提供40多个就业岗位外,每年使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5万元。生产厂房里工人们都在热火朝天的忙碌着,张建设也成为村民心中的大好人、口中的“小明星”。
晨光村村民张争光因妻子患有尿毒症,于2014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下,2017年脱贫。不再为昂贵的医药费发愁,张争光更想找个工作,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增加家里的收入,在家纺厂初建之时,通过村书记张海的宣传,张争光毫不犹豫的报了名。现在,张争光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不出村就能一个月挣到三千多块,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比以前出去打工挣得还多,而且还能照顾家里。”目前,厂里有7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户月工资都在3000以上。“既然在家里办了厂,就想实实在在地帮到大家,咱们一起奔小康。”张建设憨厚的笑着说道。目前,张建设正准备扩大厂房规模,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更好地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
韩猛虎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 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