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 安徽财经网讯 “这是俺刚种下的桃树苗,是驻村工作队免费送的,树龄1年多,成活率高,明年就能开花。”3月15日上午,亳州市谯城区古城镇张桥村崔楼自然村贫困户崔居言看着自家院前刚栽下的果树苗,高兴地说。
春天赏花,秋天摘果。包括崔居言在内,该村8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有这样的“福利”。该镇扶贫工作站站长王彪介绍,贫困户房前屋后栽种的果树归自己所有,利用村里新改造的坑塘沿岸栽植的果树苗木作为村集体经济,统一管护和销售。
为实现乡村林果化、庭院花园化,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古城镇张桥村驻村工作队提前谋划将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工作紧密结合,创新帮扶模式,发展庭院林果业,让空闲地变成“风景线”,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助力贫困户增收。
“我们通过帮扶单位为每名贫困户免费提供5株果树苗,利用房前屋后以及坑塘周边等空闲地,栽植近800棵经济果苗。为保证果树成活率,专门召开工作会议,组织技术人员从土质条件、气候等方面帮助选择适宜种植的桃、梨、杏、李子等果树苗进行种植,并入户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做好修枝、病虫害防治等后期管护工作。”古镇镇张桥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国文介绍说,这些果树苗每株干径在3厘米左右,两到三年内就能结果。
曹博 谢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