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徐老板,我们今年大闸蟹预计产量能有3000斤,估计能卖个十几万,再加上夏天卖的小龙虾,今年可是个丰收年。”贫困户毛义峰朝着自己老板兴冲冲地说道。
毛义峰口中的“徐老板”徐义东,义东家庭农场的农场主,也是滁州市来安县新安镇双塘村的扶贫专干。受年初疫情影响,双塘村部分打零工的贫困户失去了收入来源。面对贫困户无活可干的困境,徐义东第一个站出来,接收了三名贫困户到家里打零工,还租用了一名贫困户的土地。通过务工、土地流转等带贫方式,义东家庭农场给每位贫困户创造了月平均2000元左右的收入,有效稳固了贫困户的脱贫致富路。
随着消费扶贫的稳步推进,申报扶贫产品、打造品牌,也成为了消费扶贫工作的必不可少的一环。但由于农场主对于扶贫产品的了解不够,纷纷选择观望。作为农场主之一,又是村里扶贫专干,徐义东积极地在村家庭农场微信群内转发宣传,去各个家庭农场宣讲扶贫产品意义及前景。为了让群众放心,他还以身作则,申报了双塘村第一个扶贫产品。在他的带动下,该村家庭农场申报数目节节攀升,目前已经有3个家庭农场,5个扶贫产品成功申报了国家扶贫产品。
截至目前,新安镇已申报8家企业共10个扶贫产品认定,下一步将继续集中推介、展示、销售扶贫产品,助力发展优势产业,打造优势品牌,拓展销售渠道,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薛源 市场星报 安徽财经网 掌中安徽 记者 胡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