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江淮暖新闻 > 正文

吴继明:医者仁心报桑梓

2019-09-26 15:01:00 来源:黄山日报   编辑:王燕玲   

在东部战区空军医院,有这样一位骨科学术带头人,虽年近70、身患肠癌,却依然工作在手术台,继续在一线教研岗位上发挥余热,他就是从医40多年的歙县人吴继明。40多年来,吴继明以刀为笔,书写了生命的奇迹。

1973年,从军医大学毕业的吴继明来到重庆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这里,他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骨科医生。由于在骨愈合技术研究上的突出贡献,吴继明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92年,吴继明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空军医院。刚一上任,他就担当重任,重组当时的骨科科室。在他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东部战区空军医院的骨科诊疗水平跻身全省前列,并取得多项技术突破。

虽离开家乡多年,但对故乡黄山,吴继明依然念念不忘。多年来,面对求医问药的乡友,他始终热情接待,不仅耐心诊治,还设身处地为乡友考虑,减轻他们的负担。2004年,一位年轻的歙县老乡向吴继明求助:3岁的孩子患有先天性胫骨假关节,造成患儿肢体发育不等长。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治疗需要从患者孩童时期直到骨骼彻底发育成形,在此期间,一直要用外支架进行固定和保护,随着孩子生长发育,外部支架每隔几个月就要去厂家重新订做一次,十几年下来,这是一笔不菲的开支。为此,吴继明想出一个不花钱解决问题的土办法:用纺布做上一个布套,边上打上插孔,利用老家竹子多的特点,让家长砍毛竹自制支架往孔洞里插,外面再绑上绷带作为调节器,患儿前来复诊,他帮忙裁剪,最终整套治疗方案下来花销还不到1万元。3年前,在老家上高中的患儿来南京进行最后一次手术,今年已步入正常的大学生活。

今年3月,黄山区杨某发生三轮车车祸,造成颅内出血、颈椎高位骨折,在当地接受治疗后,情况仍然十分危急。病人儿子求助于吴继明,他当即表态可以将病人转到南京接受抢救治疗。考虑到病人年事已高,伤情严重,不适用于开颅手术,他决定采用保守治疗,在悉心照料的同时进行缓慢的颈部牵引。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病人平安出院。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在吴继明看来,作为一名医生,要始终想在病人前,不能让病人围着医生转。凡是他经手的病人,问诊换药从不需要病人提醒,在需要借助影像设备进行诊断时,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影像科,拿到第一手资料。正是这种一丝不苟,万事想在病人之前的态度,吴继明赢得了患者及同事的广泛认同。

2013年,吴继明正式退休,但他难以割舍对工作的感情,继续在一线医教研岗位上发挥余热。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