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日前,在安徽民政简报11月29日发布的第14期上,专题刊发了肥东县民政局《实施第三方审计问效,切实保障特困供养资金可行性运行》一文,指出肥东县在规范特困供养资金管理,加强对特困供养经费发放、使用等全流程监管,真正把特困供养经费用在特困人员身上,通过公开招标,由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对特困供养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增强了资金监管的专业性上所取得经验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供各市民政局等参阅。
实施第三方审计问效,切实保障特困供养资金可行性运行围绕保障特困供养对象基本生活权益为目标,完善特困供养制度,发挥政府特困供养服务“主心骨”作用,是“共享与拓展”改革发展成果,强化政府托底保障能力,提升特困供养群体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保障特困供养资金可行性和安全、高效运行,肥东县民政局实施第三方审计问诊、问效新举措,对切实保障特困供养资金,提高特困供养服务的针对性意义重大。
一围绕工作背景找问题解决的“切入点”。随着特困财政供养水平提高、社会捐赠递增,特困供养资金财务管理水平低,监管不到位、不能直接在银行开设账户、只记现金流水账等现象,直接导致财务收支、财务、资产管理等方面的风险与隐患。切实提高对特困供养资金的风险管控,寻求“新举措”对症下药,对标实施。
二是坚持政府统筹,落实主体责任。根据2019年3月国家审计署审计意见,肥东县政府要求县财政局牵头,县民政局组织实施,对特困供养资金使用进行一次检查,通过“第三方”,对特困供养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规范政府资金在投入、使用、管理等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切实管好、用好“民生资金”。
三是坚持财政主导,实施第三方审计。为规范审计服务,经县财政局局长办公会研究通过,委托县公共资源管理中心进行公开招标,对全县18个乡镇2013至2018年特困供养资金进行审计,由中标企业安徽华建会计师事务所在3个月内出具审计报告,民政全称监管。
四是坚持民政主抓,自查自纠资金收支。为全面配合审计工作的开展,县民政局组织责任部门负责人召开业务培训会,梳理特困资金收支和资产情况,重点理清院民生活费收缴、养老经费、服务人员工资等核算账户往来明细等,并就即将开展审计工作列出整改“清单”。通过3个月来的审计,截至目前,已完成对14个乡镇的审计外勤,审计报告分析编写正在进行之中。
五是及时反馈审计问题,力行整改。审计期间,第三方提交的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经县财政局转发县民政局和各乡镇,针对问题限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针对报告所列的部分乡镇接收捐赠特困供养资金未登记台账、大宗采购无合同、采购询价手续不齐全等问题下达整改通知,敦促责任单位整改到位,对无法整改的重新修订相关制度。
六是设立特困供养资金专户,乡镇核算。为规范特困供养资金使用,县民政局向县政府常务会议提交设立临时专用账户请示,县政府59次常务会议通过并原则同意。县财政局、县民政局、人民银行肥东支行和肥东县农村商业银行共同协调同意设立临时专用户,统一进行核算。
七是新举措成效明显,操作合规。通过第三方审计,1是理清了特困供养资金走向。对2018年滚存结余资金一次性转入专用账户,实行集中统一核算,发挥资金使用效率,保障资金使用安全,有效规避风险奠定基础。2是通过第三方审计,规范了特困供养资金管理。通过进一步修订完善资金管理办法,规范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推动财务管理更加规范、精细、阳光。3是通过第三方审计,保证了特困供养资金安全。对特困供养资金进行全面清查,建立会计核算台账,定期开展资产盘存,以保证账实相符,资金使用信息安全、准确。
(高桢 周海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