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网讯 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选派的扶贫工作队进入涡阳县马店集镇大高村以来,坚持把精准识贫、精准脱贫贯穿党建工作全过程,精准发力,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发展中药材种植和养殖的路子,大大推进了全村的扶贫工作。
大高村地处偏僻,多年来一直是“一麦一豆”的传统种植模式。2014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36户,贫困发生率达到了10.7%。面对村里种植模式单一、贫困户造血功能不强、村民发展观念和文化知识落后的现状,扶贫工作队感到,只有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引领作用,帮助村民更新观念,找到一条适合村里的增收致富的路子,才能使村子从根本上摘掉贫困的帽子。
由于扶贫工作队队员们来自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我市当地中药材发展状况有着一定的了解,他们决定发挥本地中药材产业的优势,围绕“药”字做文章。
工作队在与市相关部门及中医药企业沟通协商后,通过“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发展中药材种植,特别是“十大皖药”的种植,调整全村的种植业结构。扶贫工作队又多方联系,请来专家、技术人员给村民们讲解中药材种植技术,同时联系药业企业上门签定药材收购合同,给村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全村当年发展了200多亩的中药材种植面积。
一年下来,中药材种植上的效益让村民们终于放下了以往的种种担忧和顾虑。
如今,村里发展药材种植,一些年纪大的贫困户就把土地流转给大户种植中药材,自己则给他们打工,实现双收入。
目前,大高村全村已种植板蓝根500多亩,菊花200亩,亳牡丹50亩,蟾蜍养殖5000只。不仅实现了贫困户增收和家门口就业的愿望,还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贫困户脱贫。
一年来,怀揣着一本脱贫“药”经的扶贫工作队员们对村里的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了信心。扶贫工作队队长顾正江高兴地说,今后将继续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使大高村以中药材为主导产业的脱贫之路更宽广,更长远。
来源:掌上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