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难题。为此,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举措,落实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推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政策落地见效。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认真落实相关政策精神,打破传统格局,把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突破点,践行普惠金融,实行融资结构的创新转型。
长期以来,信息不对称导致无法准确评估第一还款来源;单笔金额小、业务效率低导致银行运营成本较高,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主要原因。作为安徽省内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工行安徽省分行率先走出了一条以金融服务为支撑、以助力小微为重心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普惠金融发展之路。针对小微融资的‘疑难杂症’,成立了“普惠金融”专项部门,大力开展业务创新,根据安徽民营经济活跃、小微企业众多等特点寻找破题路径,将政策、产品等全方位向小微企业倾斜。
自2014年8月1日起,工行安徽省分行对小微企业融资禁止收取贷款承诺费、资金管理费、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等费用,主动向小微企业让利,降低小微企业贷款综合成本。自2018年6月15日起,全面下调单户授信500万元(含)以下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主的贷款利率,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对小微企业贷款到期出现资金临时周转紧张的情况,工行安徽省分行还适时推出“续贷”业务,切实解决企业在还款时筹措资金的“通道”和“过桥”问题,真正为企业减轻财务负担。
小微企业的发展瞬息万变,单一的金融服务难以解决多样化融资问题,工行作为国家普惠金融的重要践行者参,一直聚焦安徽小微企业发展的新需求,加快金融创新步伐,不断丰富业务品种,拓宽服务渠道,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全面、更精准、更便捷的金融服务,将普惠金融落到实处。
工行安徽省分行通过“工银小微金融服务平台”,为小微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利用“小微e贷”的品牌优势,完善“三大产品体系”,推动线上线下产品一体化服务,重点推广应用纯信用类的“经营快贷”、抵质押类的“网贷通”以及“线上供应链”等在内的多款线上小微企业专属融资产品。加强与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对接,与省担保集团、省税务部门等开展业务合作,努力将“政银担”“税融通”打造为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拳头产品,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可得性。
除了拓宽服务渠道,工行安徽省分行立足安徽省重点贫困地区实际,加大了信贷投入力度,扩大扶贫产品试点范围,以小额扶贫贷款、“两权”抵押贷款和农信担贷款为着力点,积极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输血”。在加强传统项目扶贫的同时,探索“银行+产业基地+贫困户”“银行+合作社+贫困户”“银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户等扶贫模式”,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支持力度,精准支持贫困地区产业脱贫。截止2018年9月末,工行安徽省分行精准扶贫贷款余额57.63亿元,其中:个人精准扶贫13636户、37.7亿元;产业扶贫45户、2.35亿元;项目扶贫4户、17.58亿元。
一直以服务著称的工行,也将“您身边的银行,可信赖的银行”的服务理念融入到小微客户的服务中。随着新业态、新模式的兴起和市场发生的多重变化,工行安徽省分行为小微客户量身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提供“商行+投行”“表外+表内”的“全融资”服务,满足企业全口径的融资需求。不断加大业务创新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满足客户金融需求。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鼓励创业创新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尤为重要。因此,发展普惠金融是一项社会系统性工程,工行安徽省分行充分发挥地方金融机构的主体功能,积极推动所在地区的普惠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这既是其对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位一体”金融工作任务最为直接具体的贯彻落实,也是新时代化解我国金融结构与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难题的有效行动。
银行业金融机构作是金融扶贫的中坚力量,工行安徽省分行将持续展现大行担当,以“信用”为抓手,采用多种模式,多举措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持续努力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以实际行动为安徽省经济繁荣稳定做出应有的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