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无障碍公交车”应加快普及

2022-03-04 09:11:53 来源:北京青年报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通过一块托板,轮椅可以顺利滑上公交车,再通过绑带,紧紧地将轮椅固定在公交车内,使用轮椅的乘客就能顺利乘坐公交车了。3月2日,据北京公交集团介绍,截至2021年底,北京公交集团无障碍公交车1.2万余部,城区无障碍公交车占比超过80%。

无障碍环境是方便全社会成员出行、参与全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无障碍公交车”无疑是“无障碍环境”的进一步拓展,实际上也是许多残障人士的急需。现在靠轮椅代步的肢体残疾人群,对公交只能望而却步,这阻碍了他们的进一步出行。杭州曾为残疾人推出环绕西湖的旅游观光专线,车辆选用较为宽敞的10米车型,都经过特殊改造,并配有车载轮椅导板,以便能够方便地推拉轮椅上下车。原来车厢内两侧的座椅被拆除,大大扩展了空间,并在两侧安装软绵挡板防止轮椅滑行。而现在如北京等许多城市投入运行的“无障碍公交车”,本来就是专为残疾人设计制造,当然更适合残疾人公交出行。

当我们为“无障碍公交车”欣喜的时候,也应当看到,还有不少地方,且不说“无障碍公交车”,连地面的无障碍设施,仍面临着“维护不到位”“设计有问题”等造成的诸多障碍。就如盲道,往往被当作了城市的装饰品,盲道被占用成了“常态”。

对残疾人的态度,是对公民意识的检验,而社会的文明程度,正是残疾人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的基础。目前我国有8926万残疾人,几乎每15个人中就有一个,对于这个尤其弱势而边缘的庞大群体,不仅需要更多的关爱,还应该让他们享受与时代接轨的生活方式。也因此,“无障碍公交车”,其实应是文明城市的标配。

应该说,现在国家在无障碍环境建设上的投入,已经体现出与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同步,但如专家所说,“无障碍环境建设不能单靠政府‘一厢情愿’,社会也需要发出一种‘自下而上’的力量,对残疾人进行帮扶。”确实,无障碍环境的进一步机制化、精细化、智慧化,首先需要的,是全社会对残疾人真正的关爱。期待“无障碍公交车”能够加快普及。

钱夙伟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