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别被“省电神器”收割了“智商税”

2021-10-20 10:26:52 来源:《楚天都市报》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天气变冷,各种取暖的电器开始工作,也带来了各家各户用电量的增长,居民们自然而然把注意焦点投向了“省电节能”上。记者了解到,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抓住消费者的这一心理,开始热推能“节电”的省钱神器,号称只要插到接线板上,就能平均减少近四成的用电能耗,为家庭用电省钱。

省电节能,不管是对于一个家庭,还是对于整个社会,都是一件大好事,如果真的有这样的“省电神器”,无疑是一件善莫大焉的事情,应该在全国推广才行。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有供电公司专业人员做了一次关于“省电神器”的对比实验。实验表明,一款几十元的“省电神器”在与取暖器的配套使用中,1个小时的用电量为1.29千瓦时,而在取掉“省电神器”,让同款取暖器正常使用时,1个小时的用电量显示是1.284千瓦时。这也意味着,号称能省电30%到50%的“省电神器”,在实际应用中不仅不能节约用电,反而让电器更费电。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因为所谓的“省电神器”也是一种小型的电器,同样也要耗电,如果它本身并不具备商家宣传中的省电节能的功能,那么也就成了一种额外增加耗电的电器,则用了它以后,用电量自然会上升。更加关键的是,家庭用电中的线路电流耗损非常小,而且人为介入“节电”设备,一旦产品质量不过关,就会形成用电安全隐患。

一些商家利用的就是大多数网友对电力、电路知识的匮乏,然后钻空子,让使用者误以为用了“省电神器”真的省了电,如果不用的话,消耗的电量会比现在还多,反正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专业的检测工具去做检测和试验。殊不知,用了之后比不用反而更耗电。

网友具备省电节能的意识很好,但正确的做法是日常生活中养成正确的用电习惯。如果寄希望于“省电神器”,最后只能被收割“智商税”,得不偿失。

苑广阔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