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世界地球日 | 意义非凡!三张图看懂中国为减碳付出了什么

2021-04-22 17:08:59 来源:央视网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央视网消息:今天(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也是《巴黎协定》签署五周年的日子。由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的领导人气候峰会即将开幕,“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正处在发展中的中国,已经确立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了这件事儿,中国做出了怎样的努力?

这是一条碳排放强度的阶梯图。

如果把2005年作为起点,我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降低,2020年的降幅已经达到48.4%。到2030年,降幅将超过65%,碳排放量也将达到峰值;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也就意味着,让二氧化碳排放量跟自然界收集量与碳捕获之和基本持平,实现相对“零排放”。

如何实现这个宏伟目标?以下三张图,带我们一探究竟。

第一张图,代表了过去的表现。

我国的五年规划会围绕“减碳”提出明确目标。数据显示,主要指标均顺利达成,且绝大多数超额完成。

能源是减碳的主要行业。近十年来,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从70%下降到了57%,而非化石能源的比重则提高到了15.8%。

清洁能源减碳的同时,植树造林也在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中国此前定下了“2020年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长13亿立方米”的目标,2013年就已完成;之后计划到2030年增长45亿立方米,又在2018年实现。这使得我国森林植被的总碳储量达到92亿吨。

历史目标不断达成,但未来十年的“碳达峰”之路仍旧充满挑战。

来看第二张图,相比于2016年我国定下的自主贡献目标,2020年,我国对十年后提出了更高标准。

西方主要国家碳达峰时,人均碳排放水平基本都在10吨以上。据测算,到2030年,中国仅为8吨的水平。这说明我们将用更低的人均碳排放水平实现“碳达峰”。

第三张图,指的是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所要经历的时间跨度。大部分发达国家都有50—70年的过渡期,中国却争取只用30年时间。

根据测算,2030年前,中国将在减碳上平均每年投入2.2万亿元,2030年—2060年的每年投入大约3.9万亿元,这样算下来,我国将在未来40年投入139万亿,相当于我国每年花费GDP总量的2%左右。

届时,中国将为世界减碳事业带来怎样的贡献?

根据剑桥计量经济模型,中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可能会在未来40年累计减少2150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将本世纪全球升温水平拉低0.24度,这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将有着非凡的意义。

视频请点击

https://news.cctv.com/2021/04/22/ARTIhKBx98OZjUV1docHbpb3210422.shtml?tdsourcetag=s_pcqq_aiomsg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

栏目新闻
2021-04-22 17:08:59 世界地球日 | 意义非凡!三张图看懂
世界地球日 | 意义非凡!三张图看懂中国为减碳付出了什么
清洁能源减碳的同时,植树造林也在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详细]
2021-04-22 17:07:42 世界地球日:在青山绿水间实现人与自然
世界地球日:在青山绿水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世界地球日:在青山绿水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详细]
2021-04-22 09:07:56 《2020多多阅读报告》发布
《2020多多阅读报告》发布
凉山州民族中学学生正在翻阅受赠图书。 ■ 王云 摄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 ahcaijing com)讯(记者 祝亮)每一...[详细]
2021-04-22 08:57:25 文忠路将新建长约5.7公里的高架桥
文忠路将新建长约5.7公里的高架桥
新添一大段高架桥和两处互通立交[详细]
2021-04-22 14:46:01 合肥市五十中学西校高刘分校:努力办好
合肥市五十中学西校高刘分校:努力办好“百姓身边好学校”
4月21日,合肥市教育局宣传处王一斌、束强等领导在经开区社发局杨小龙陪同下,莅临合肥市五十中学西校高刘分校开展百...[详细]
2021-04-22 14:29:54 黄麓师范学校园校合作搭竞赛平台,师生
黄麓师范学校园校合作搭竞赛平台,师生共聚展幼师风采
为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了解2016级实习生的实习实践情况。4月13日,黄麓师范学校招就办副主任骆睿、教研室副主任吴婷...[详细]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