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达28年的革命斗争中,大别山军民浴血奋战,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伟大功勋,作出了巨大牺牲。从这里,走出了3支主力红军、349位开国将军。这里山山埋忠骨、岭岭铸忠魂,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和“将军的故乡”。(3月24日《光明日报》)
大别山是一座革命的山、红色的山、英雄的山,在漫长的革命历程中,不管形势多么险恶、斗争多么残酷,大别山区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不屈不挠地开展革命斗争,铸就了28年红旗不倒的辉煌历史,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光辉灿烂的大别山精神。大别山精神是宝贵的红色基因,大别山革命史是党史学习教育的“活教材”,我们今天学习大别山革命史,重温大别山红色岁月,就是要发扬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从大别山精神中汲取力量,砥砺新时代建设美好安徽、美丽中国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建立新功勋。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4月考察调研安徽期间曾经来到六安市金寨县,深情地指出,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党员干部团结干部群众,踏着革命先驱的足迹,坚守初心、践行使命,迎难而上,团结拼搏,投身火热的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实践,六安5273名干部奋战脱贫一线,老区70.9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44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安庆曾经的集中连片特困区成了全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实践有力地说明大别山精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红色宝藏。
当下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擦亮初心和使命,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凝聚力量,教育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建党一百周年庆祝活动也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引导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推动安徽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走深走实,就要善于用好大别山精神等我们身边的红色资源,启发、教育、引领全省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在红色精神的感召和引领下,把新时代各项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传承弘扬“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把人民立场作为实践基点,不断锤炼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的实干作风,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我们一定能够在新征程中不断开创新局面、创造新的辉煌。
(作者 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