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奋进新征程 再创新辉煌】《拂晓报》,红色火种已燎原

2021-03-26 12:44:52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抗战时期的《拂晓报》。 董虎 摄

一纸墨香,一脉相承。

翻阅中共宿州市委机关报《拂晓报》,报头上的三个红字“拂晓报”跃然纸上,遒劲有力。

这份由我军著名将领彭雪枫将军亲自创办并亲笔题写报名的报纸,伴随着中华民族浴血奋战的冲锋号、新中国改革发展的复兴梦,走过了一段又一段不平凡的历程。

日前,记者来到拂晓报社,重温《拂晓报》在铅与火淬炼、铁与血洗礼中的红色足迹,追忆历史瞬间,感受沧桑巨变。

竹沟出发,历尽苦难的成长

走进位于宿州城区的拂晓报社,映入眼帘的是大厅两侧张贴的彭雪枫将军和他创办的《拂晓报》报史介绍。

“《拂晓报》是彭雪枫将军的‘三件宝’之一,历经风雨沧桑,如今已走过83个年头。”随着报社副总编辑杨存良的讲述,记者的思绪回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1938年秋天,抗日烽火燃遍中原大地。中央决定由彭雪枫以新四军游击支队的名义,从河南确山县竹沟镇带领两个连挺进豫东,抗击日寇。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彭雪枫首先想到要创办一份报纸与部队一起出征。在他的倡导下,同年9月29日,第一份散发着墨香的《拂晓报》在竹沟镇一家农舍中诞生了。

此后,《拂晓报》以催人奋进的战斗姿态出现在广大军民面前。在说明报纸为什么定名为“拂晓”时,彭雪枫满怀激情地写道:“‘拂晓’代表着朝气、希望、革命、勇敢、进取、迈进、有为,胜利到来的意思。军人们在拂晓要出发,要进攻敌人了。志士们在拂晓要奋起,要闻鸡起舞了。拂晓催我们斗争,拂晓引来了光明……”

《拂晓报》创刊日,也是游击队东征誓师出征日。行军途中,《拂晓报》的工作设备都由大家随身携带。同志们身背大包,带着钢板、蜡纸、铁笔、油印滚子,随军转战在黄淮平原上。

在穿越封锁线时,队伍常常会夜行百里。只要一宿营,同志们便不顾劳累,认真细致地做着编辑出版工作。

“在枪林弹雨中办报,不仅要克服艰苦的环境,还要时刻准备流血牺牲。”杨存良说,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拂晓报社共有15位同志为革命捐躯,年龄最小的才17岁。同志们的鲜血和汗水换来的是《拂晓报》的茁壮成长。《拂晓报》被誉为“人民的喉舌”“战斗的武器”“叫破五更的报晓鸡”。

倾注心血,跨越时空的坚守

在拂晓报社各采编科室,采编人员或外出采访、或奋笔疾书,或用心编排、或埋头审校……他们都在为第二天将要出版的《拂晓报》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新闻工作无小事。现在的办报条件和过去相比可谓天壤之别,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从未改变,需要我们继续发扬光大。”拂晓报社执行主编张芳说。

《拂晓报》早在诞生之日起,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就倾注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殚精竭虑,艰苦创业,一定要把《拂晓报》办好。”同志们立下宏愿,矢志不移。

1939年2月,报社随支队直属机关进驻河南永城书案店。同志们选了一间歇业的店铺作为印刷厂。当时每期只能印三四百份,根本不能满足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再加上生活环境恶劣,有的同志双脚被冻伤,手指磨出了厚茧,可是大家以苦为乐,默默地为报纸出版发行奉献着。荧荧灯火下,大家一笔一划,精心刻写,字迹工整清秀,印出的报纸可以和铅印的相媲美。

作为《拂晓报》创始人,彭雪枫像治军一样精心指导报纸工作。他曾谆谆告诫报社的同志:“不管有多困难,都要把《拂晓报》办下去,精神食粮比吃饭重要。”为了办好这份报纸,彭雪枫一直呕心沥血,辛勤培育。无论是在艰苦的行军路上,或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他都亲自为《拂晓报》撰写社论、评论文章。他时常给报社传达党的政策,分析斗争形势,同大家一起研究宣传方针、报道策略和版面安排,乃至精细到标题、装饰。

跨越时空,栉风沐雨,如今的《拂晓报》形成了集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新媒体矩阵,以正确的导向、准确的定位和鲜明的特色,成为党委、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赞誉。

与时偕行,见证时代的变迁

在今年的“新春走基层”活动中,拂晓报社不少采编人员放弃了同家人团聚的机会,访农户、进社区,入园区、探企业,采写出一批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新闻佳作。

“身上一头汗,腿下两脚泥,这样才能抓到大鱼、活鱼。”一位记者在笔记本上记下采访感言。

“一代又一代拂晓报人,凭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铸就了红色基因,这些都成为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激励大家奋勇前进的强大力量。”拂晓报社党组书记、社长武华峰深有感触地说。

83年,几经波折、历尽沧桑,《拂晓报》与广大干部群众一路相伴,一同走过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峥嵘岁月,一起走进更加昂扬的新时代。

革命战争年代,《拂晓报》大力宣传抗战的意义、宣传党的政策、宣传战斗的胜利,发挥了组织人民、鼓动人民的巨大作用。毛泽东同志曾为该报题词:“坚持游击战争”。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拂晓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改革发展正能量,正向着安徽省乃至黄淮海地区有影响力的区域性大报目标迈进。

从风起云涌的创新实践到波澜壮阔的改革攻坚;从综合实力实现大赶超到民生福祉得到大改善;从全国文明城市首创首成到三大攻坚战连战连捷……宿州改革发展每一步进程中,《拂晓报》既是宿州沧桑巨变的重要见证者、记录者,也是宿州发展历程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为了更好地纪念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我们正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报史资料,积极筹建《拂晓报》报史馆。”武华峰表示,“作为新时代的新闻人,我们会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推动党的新闻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本报通讯员 谢文东 本报记者 何雪峰)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

栏目新闻
2021-03-26 12:44:52 【奋进新征程 再创新辉煌】《拂晓报》
【奋进新征程 再创新辉煌】《拂晓报》,红色火种已燎原
【奋进新征程 再创新辉煌】《拂晓报》,红色火种已燎原 [详细]
2021-03-26 12:44:30 安徽省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暨长江淮河
安徽省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暨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生态廊道建设全面启动仪式在合肥举行
李锦斌强调,植树造林是中华民族的好传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详细]
2021-03-26 09:37:15 12348安徽法网改版亮相
12348安徽法网改版亮相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 ahcaijing com)讯(徐玉柱 记者 马冰璐)昨日,记者获悉,为更好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法...[详细]
2021-03-26 09:34:47 皖将朱琳迈阿密赛无缘晋级
皖将朱琳迈阿密赛无缘晋级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 ahcaijing com)讯记者 江锐2021迈阿密网球公开赛正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硬石体育场进行,在...[详细]
2021-03-26 09:12:03 巢湖市关工委表彰2020年宣传工作先进单
巢湖市关工委表彰2020年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 ahcaijing com)、掌中安徽讯(陈昌根) 3月25日,巢湖市关工委对荣获2020年宣传工...[详细]
2021-03-25 16:20:48 职教改革真抓实干,安徽这些地方拟被激
安徽省教育厅3月25日发布《关于对2020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市县督查激励评审推荐结果的公示》。公示显...[详细]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