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中国航天探索浩瀚宇宙

2021-03-15 13:43:1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月12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火星捕获过程影像,展示了探测器飞过近火点并制动点火的画面。这些图像完整记录了火星逐渐进入视野,发动机点火后探测器的轻微震动及探测器从火星白天飞入黑夜的过程,太阳翼、定向天线、火星大气层及表面形貌清晰可见。天问一号造访火星,成为我国建设航天强国征程中的生动一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十三五”以来,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刷新纪录,航天发射能力显著提升,航天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步履铿锵有力。

深空探测能力持续增强,探月探火创造多个首次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在人们的翘首期盼中,嫦娥五号经历23天的太空之旅,怀揣取自月球的土壤,稳稳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着陆区域。这是人类时隔40多年后再次完成从月球采样返回的壮举,创造了5项“中国首次”。嫦娥五号任务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地月往返能力,并且实现了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的完美收官,为我国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月球探测到火星探测,“十三五”以来,我国太空探索范围更深更广,深空探测能力持续增强。

探月工程不断创新突破,属于中国的月球印记越来越多。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实现月背软着陆,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的新篇章。截至目前,玉兔二号月球车已累计行驶里程600多米,成为在月球工作最久的月球车。

火星探测开启星际新征程,行星探测形成整体概念。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正式启航。这是一次全球目光聚焦的航天探索,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三大任务,在世界航天史上尚属首次。浩渺无垠的深空中,超1亿公里测控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让天问一号的每一个动作都完美利落。以火星探索为起点,我国在深空探索领域已确定了下一个方向,木星、土星等更遥远的行星,都等待着我们去一一探究。

载人航天迈入新阶段,空间站建造大幕开启

“十三五”以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接连执行长征七号、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长征五号B等重大任务,不断刷新中国载人航天新高度,“常驻”太空的梦想更近一步。

“神舟”完美牵手“天宫”,完成太空中惊心动魄的一“吻”。“飞船转30米保持、飞船最后靠拢,状态正常、对接机构捕获、对接环开始拉回、对接机构锁紧完成……”2016年10月19日3时31分,随着一道道指令的下达,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次载人飞行任务期间,景海鹏、陈冬在轨驻留33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最长纪录。

天舟一号完成首次“太空加油”,填补航天领域技术空白。2017年4月,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升空,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交会对接、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等试验。“太空加油”顺利实施,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这一关键技术的国家。

空间站建造大幕开启,中国航天进入空间站时代。“5、4、3、2、1,点火!”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腾空而起,直奔苍穹。几天之后,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成功返回,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的第一次飞行任务,这次任务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造大幕拉开,中国航天正式迈入空间站时代。

勇攀高峰自立自强,航天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

“十三五”以来,我国航天科技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大火箭、北斗导航、高分卫星等一系列重要自主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次次振奋人心的发射,一项项令人惊叹的成就,凝结着中国航天人的汗水和智慧,展示着中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和勇气。

运载火箭技术水平再创新高。火箭研制工程全线坚持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突破了大尺寸整流罩分离技术、大直径舱箭连接分离技术、大推力直接入轨偏差精确控制技术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运载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目前,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多点开花: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黄海升空,我国首次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成功实施;长征八号首飞成功,与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等构成布局合理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型谱。

“中国的北斗”成为“世界的北斗”。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从此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够获得北斗系统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十三五”以来,中国航天人争分夺秒,加紧攻关,北斗导航卫星单机和关键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中国北斗真正实现了星耀全球。

航天科技惠及民生。“十三五”以来,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高分家族”本领越来越强,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在多领域广泛运用。超过2000项航天技术成果实现移植深耕,孕育了智慧城市、太空育种等新业态。最难忘的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高分、北斗组合精准化标绘、高精度定位,全网见证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设“中国速度”,科技抗疫辐射效应凸显。

星空浩渺无垠,探索永无止境。“十四五”开局起步,中国航天将继续在新的征途上砥砺前行。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

栏目新闻
2021-03-15 13:43:15 中国航天探索浩瀚宇宙
中国航天探索浩瀚宇宙
勇攀高峰自立自强,航天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详细]
2021-03-15 13:31:26 中国品牌走出去(亲历者说)
中国品牌走出去(亲历者说)
一瓶啤酒,连接世界。[详细]
2021-03-15 10:19:09 让“3·15”之外消费者也“牛”起来
让“3·15”之外消费者也“牛”起来
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确定每年的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这是一个让消费者扬眉吐气的日子,而假冒伪劣者则...[详细]
2021-03-15 10:14:28 未来几天,安徽南部有暴雨
未来几天,安徽南部有暴雨
受较强冷空气影响,3月14日至16日,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将先后出现大风降温天气,部分地区将有扬沙或浮尘天气。中央气象...[详细]
2021-03-14 17:27:53 来安县首笔“长三角”户口网上一站式迁
来安县首笔“长三角”户口网上一站式迁入业务一小时办结
近日,滁州市来安县公安局汊河派出所仅用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就办结首个江苏省的户口迁入业务。[详细]
2021-03-14 15:30:23 合肥1000万元补贴为健身“买单”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 ahcaijing com)、掌中安徽讯(记者 江锐) 记者近日从合肥市体育局获悉,今年,合肥市...[详细]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