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卫星看减贫 太空见证的人间奇迹

2021-02-26 15:29:54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5日,是人类减贫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天,中国打赢了脱贫攻坚战。8年时间里,近一亿人摆脱了绝对贫困。今天的卫星看脱贫,我们继续从卫星图上见证中国的减贫奇迹。

阿布洛哈驶上通往幸福生活的"快车道"

今天的首站咱们去四川大凉山的阿布洛哈村看看。2014年这里在卫星几乎看不到一条路。我们了解了一下,几十户村民靠一条土路出村要走3个多小时。当时间来到2020年时,您再看,这条壮观的“白色长龙”,在崎岖的悬崖峭壁间穿行。这条通村路结束了全国未通公路的建制村彻底清零。给当地人带来了什么,一起去感受。

2021年伊始,阿布洛哈村村民阿达,对未来信心满满,这份信心,来自于通村的公路。阿布洛哈,彝语中的意思是“人迹罕至的地方”,三面环山,一面临涯的地形,让村子几乎与世隔绝。

四川凉山州布拖县阿布洛哈村村民 且沙次尔:以前只有种玉米,路也不通,卖不出去,现在路也通了。

2020年,阿布洛哈村的村路修通了,全国未通公路的建制村在这里划上句号。依托特色产业和就地务工增收,阿布洛哈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从不足2000元一跃达到9000元。

四川布拖县阿布洛哈村党支部书记 吉列子日:以前是不敢干,现在条件好了,我们要大胆地去试,加油地去干。

这条路还为村民连通了医疗和教育资源。乡村客运小巴开到了村口,老乡们不用再攀爬悬崖出去看病;孩子们上学也有了专属校车,幸福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布拖县乌依乡林川小学学生 吉尔么色作:我今年六年级,我的新年愿望是,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好的中学。

布拖县阿布洛哈村村民 阿达:我想着,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靠我们双手去劳动,去打拼,奔向小康。

布拖县阿布洛哈村村民 阿达的丈夫 吉吉尔贵:2021年,我准备考个驾照,找个工作。生活就是先苦后甜,我们现在很年轻,要努力,加油,好好干!

元古堆村住进安全房 迎接新生活

第二站,我们来到甘肃定西的元古堆村,这里过去长期村落凋敝,人称烂泥沟,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从这张2010年拍摄的卫星图像可以看出,当时村民住的大多是土坯房。而2018年的卫星图,非常明显地看到,在原来的空地上,出现了一排排白墙红顶的安居房,新建的学校、养老院、文化广场就在不远处。住进这样的新房子是怎样的感受呢?来听听村民们怎么说。

白墙红顶,这里就是卫星拍到的甘肃定西元古堆村柏木滩集中安置点。6年前,村民周红霞一家和62户老乡搬进了这里,他们都来自交通不便、吃水困难的半山区。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村民 周红霞:你看我8年前还住的这种土坯房,条件也特别差。这几年在药厂上班一年能挣三万六,电视、冰柜都买上了,水也拉到厨房了,现在条件越来越好了。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村委会主任 郭连兵:以前我们元古堆村的路全部是烂泥路,如果遇到下雨,假如说你骑上自行车的话,自行车走着走着就让泥注住了,成自行车骑人的了。像以前的房子基本上就是天上下多大,室内还是下多大,天上雨(停)住了,室内还在下雨。

而今的元古堆村,村民们全部住上了安全房。卫生室,学校一样不少。

定西市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小学五年级学生 罗睿:在学校就可以上电脑课,我现在要好好学习,长大之后为我的家乡做贡献。

如今,元古堆村每家每户都有了“旱涝保收”的增收渠道。李有录家的百合种植园,年收入超过了3万,这两年家里买了新车,装了宽带,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村民 李有录:总之一句话,党的政策好,解决了我们的出行难、住房难、吃水难。

广西宜州三姐故里传歌声 旅游新村新生活

生态兴,产业强,小康生活又美又甜。下一站,我们要到广西看看。2020年,广西最后8个贫困县完成脱贫摘帽。位于广西宜州的刘三姐镇在短短数年间,经历了山乡巨变。这是2014和2018年的卫星图像对比图。您看在绿水青山之间最明显的变化,是多了一条红色的的塑胶自行车休闲绿道。这条休闲绿道把会仙山景区、刘三姐故里景区、壮古佬景区等宜州特色景点景观串联起来,当地为啥要花大力气建起一条绿道?又给当地人带来什么呢?一起去了解。

青峰碧水、楼房田庄、一条红色自行车休闲绿道贯穿而过,让马山塘屯全村有了城市的活力和气息。骑上自行车,就可一路畅游刘三姐故乡的大好风光。

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市民 唐炳志:农村里面的变化也蛮大的,空气也好,也经常来这边运动锻炼。

10多年前,马山塘屯全村52户人家经济收入单一,村里大部分房子都是泥瓦房,一到下雨天,村里的道路就“和稀泥”。守着青山绿水怎会没有金山银山?2010年以来,村里曾经的泥瓦房陆续改建为别具特色的农家别墅和“壮古佬”民族风情园。文化中心,旅游硬件设施也逐渐完善。已经成为吸引全国游客来度假的热门打卡地。

游客 陈志红:壮家文化,我是非常喜欢,到每个地方都想住一住,给心灵放个假。

游客收获了美景,村民则收获了好生活。告别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他们守住绿水青山,收获了“金山银山”。

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刘三姐镇马山塘屯“壮古佬”景区山歌王 潘红梅:让我们马山塘的老百姓真真正正受益,幸福感油然而生。

央视点评:他们改变了中国

仗打赢了,有人欢喜,也有人泪流。欢喜的人知道,流泪的人也知道,这场仗的背后,有多少血与汗挥洒乡土,有多少最美年华献给青山。我们将永远铭记那些改变了别人的人,他们跨过最高的山,走过最险的路,完成了以“亿”为单位的战绩,实现的是以“户”为单位的梦想。我们也将永远铭记那些改变了自己的人,他们在时代的感召下,燃起战胜贫困的斗志,亲手创造了这一代和下一代的幸福。在这场彪炳史册的战役中,那些改变了别人和改变了自己的人,共同改变了时代、改变了中国。他们让中国人更坚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他们让世界更理解中国制度、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告别了绝对贫困,新的梦想已经起航。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加油,中国!

视频请点击

https://news.cctv.com/2021/02/26/ARTIQ5tezlKBEKhCBhNS2Iwe210226.shtml?spm=C96370.PPDB2vhvSivD.ERPyWJCsPwT9.15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

栏目新闻
2021-02-26 15:29:54 卫星看减贫 太空见证的人间奇迹
卫星看减贫 太空见证的人间奇迹
卫星看减贫 太空见证的人间奇迹[详细]
2021-02-26 15:28:31 古诗词中如何“闹”元宵?
古诗词中如何“闹”元宵?
古诗词中如何“闹”元宵?[详细]
2021-02-26 10:08:23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详细]
2021-02-26 10:06:53 安徽4个国家战新产业 年营收约3000亿元
安徽4个国家战新产业 年营收约3000亿元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 ahcaijing com)讯(张林 记者 祝亮)从省发改委获悉,2020年,我省人工智能、新型显示器...[详细]
2021-02-26 15:21:49 情暖元宵节
情暖元宵节
2月25日,合肥市明光路街道全椒路社区志愿者与辖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一起做花灯、包汤圆、唠家常,送去贴心的关爱和...[详细]
2021-02-26 15:16:20 合肥市明珠小学赏花灯、做元宵,欢度元
合肥市明珠小学赏花灯、做元宵,欢度元宵节
东风夜放花千树,一夜鱼龙舞。2021年2月26日正是元宵佳节,合肥市明珠小学灯谜元宵齐上阵,热闹非凡、精彩纷呈。此活...[详细]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