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一村一策”引领乡村振兴

2021-02-26 14:02:53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记者走进湖南省宁乡市花明楼镇杨林桥村金盆云雾茶厂的茶园,数十名村民正在进行春茶采摘前的最后一次除草。

“你看,新芽已经长出了两三厘米,很快就可以采摘了。”茶厂老板姜从春告诉记者,自己原本在外地经营矿山生意,看到家乡一天天变化,决定回乡干一番事业。姜从春瞄准了生态农业,通过流转当地2000多亩土地,他带领当地村民建立起茶产业合作社,目前年产值超过4000万元。

正在茶园忙碌的村民伍军顶今年已经77岁,老伴儿李淑芝74岁。儿女在外地工作,老两口闲不住,选择到茶园打工,仅此一项年收入6万多元。他说:“在家门口就能工作,既增加了收入,还能锻炼锻炼身体。”

从杨林桥村约10分钟的车程来到花明楼村,大片黄土上,两栋厂房拔地而起。工人埋头苦干,卡车挖机穿梭不息。这处既不靠工业园区,又不临主线干道的乡村,为何会兴起建设热潮?

“早在30年前,我们村里已开始生产非标机械,到现在已有40多家相关企业。但是这些企业受限于场地,多半是家庭作坊。所以村里先拿出15000平方米土地,与企业合作建标准化厂房,把产业做起来。”花明楼村党总支书记陶湘黔道出原委。非标机械生产基地同时有办公、宿舍、食堂等配套用地,除了每年每亩6000元的保底分红外,村里还将通过提供后勤管理服务,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

“现在有6家企业与村里签了协议,还有企业想进来,已经没地了。”陶湘黔翻出村里账目告诉记者,厂房还未全部建成,村里已有了20万元的进账。到2020年年底,村集体经济已达到50万元,400多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花明楼是刘少奇同志故里。镇党委书记文昊说,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炭子冲村依托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主攻旅游服务业、杨林桥村做好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文章、靳源村发展现代农业……2020年,花明楼镇依托红色文化,通过实施“一村一策”,所辖9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已突破20万元。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基础,但美丽乡村、乡风文明花明楼镇一刻也没有落下。文昊说:“近段时间以来,镇党委还牵头组织,创设平台,让外出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引导外出党员返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和反哺家乡,汇聚成一股温情而强大的力量。”朱石桥村流动党员王欢放弃了在长沙开设的公司,2020年回村参加村“两委”换届选举,并当选了村党总支书记。他说:“花明楼是一片红色的热土,我们常年在外,家乡人民为我们做了很多。现在我要回来建设家乡。”

(记者 禹爱华)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

栏目新闻
2021-02-26 14:02:53 “一村一策”引领乡村振兴
“一村一策”引领乡村振兴
“一村一策”引领乡村振兴[详细]
2021-02-26 13:41:32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阜平之变(二):产业发展新突破 乡村振兴新跨越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阜平之变(二):产业发展新突破 乡村振兴新跨越[详细]
2021-02-26 10:08:23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详细]
2021-02-26 10:06:53 安徽4个国家战新产业 年营收约3000亿元
安徽4个国家战新产业 年营收约3000亿元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 ahcaijing com)讯(张林 记者 祝亮)从省发改委获悉,2020年,我省人工智能、新型显示器...[详细]
2021-02-26 11:15:05 邻里一家亲 欢乐度元宵
邻里一家亲 欢乐度元宵
正月十五闹元宵,家家户户把灯张。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元宵节,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丰富辖区青少年儿童的...[详细]
2021-02-25 23:09:33 来安县半塔镇:回顾脱贫路 迈向新征程
半塔镇脱贫人口人均收入由建档立卡时的1807元增长至2020年的12093元,3761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为迈向乡村振兴新...[详细]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