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新春走基层|万米隧道的春运护航人

2021-02-15 16:13:18 来源:新华社   编辑:秦缘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隧道两侧的山陡峭险峻,一个身穿黄马甲的身影正在努力向上攀爬,脚下不时有碎石掉落。在他身后,跟着三位“黄马甲”。

2月9日,在郑太高铁太焦段的太谷隧道附近,申源(左一)和工友沿山体攀爬(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柴婷 摄

春运期间,每天天刚亮,中铁太原局太原高铁工务段榆社西桥隧工区的“95后”班长申源和他的工友们就已出发。他们要跋山涉水,为开通不久的郑(州)太(原)高铁太焦段桥梁和隧道设备“把脉问诊”。

郑太高铁太焦段绵延于高山深谷间,地貌险峻、山多隧长,桥隧比达76.4%。万米左右的隧道共有4座,最长的太谷隧道长度为11497米。

这群青年职工,自郑太高铁太焦段建设起就驻守在这里,日常工作就是检查维修16条隧道和92座桥梁设备。

2月9日,在郑太高铁太焦段的白北村乌马河大桥,工人郭永强使用水平仪进行检测。新华社记者 柴婷 摄

大年初二零时,随着一声响亮的“集合”声,申源和他的工友们准备出发了。他们逐一清点工具:高空作业安全带、望远镜、水平仪等,大大小小十几样。白天时常有列车经过,他们的部分作业任务只能夜间进行,被称为“天窗点内的作业”。

这是他们的工作常态。为了守护好郑太高铁的第一次春运,他们舍弃了过春节的时间。

2月9日,在郑太高铁太焦段的白北隧道附近,申源(右)和工友通过一条小河前往下一个检修点。新华社记者 柴婷 摄

每次巡查,除了要步行四五公里山路,申源和工友还要乘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一两个小时。遇到较远的地方,一干就是八九个小时,中午也没法吃饭。一些陡峭地段,坡度接近80度,站没法站、踩没处踩,向上攀爬的时候必须依赖钢栅栏,还要注意刺丝滚笼划伤面部,他们的手套、衣服经常会被划破。

2月9日,在郑太高铁太焦段的白北村乌马河大桥的梁体内,工人郭永强在清理排气孔。新华社记者 柴婷 摄

伴随着梁体内高铁呼啸而过的回音,申源和工友们一边走一边敲。根据经验,申源可以很轻松地通过敲击声检测混凝土的密实度,从而判断梁体内是否有“病害”。申源说,春运高峰期,加班加点都是常有的事,“及时检查出梁体是否有裂缝,是否有异物,才能有效避免事故,让旅客更安心”。

郑太高铁太焦段贯穿太行革命老区,沿线村镇社区众多。由于疫情防控比较严,大多数村镇的路口都采取了封堵措施,为了不耽误进度,申源和工友们每天都要徒步绕行四五公里,抵达检查处附近后,再爬到制高点使用望远镜等设备进行观察。

2月9日,在郑太高铁太焦段的白北隧道附近,作业人员在检测线路防护栅栏是否松动。新华社记者 柴婷 摄

“高空作业安全带一定要系牢”“路滑,行走时小心脚下”“工具无论大小多少,都要有去有回,一件都不能落下”……申源一直反复嘱咐着工友。

“虽然春节不能休息,但每当看到列车从大桥上安全经过,我的心里就感到非常自豪。”申源说。(记者柴婷)

上一篇:节日中的责任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

栏目新闻
2021-02-15 16:13:18 新春走基层|万米隧道的春运护航人
新春走基层|万米隧道的春运护航人
新春走基层|万米隧道的春运护航人[详细]
2021-02-15 16:10:05 节日中的责任
节日中的责任
节日中的责任[详细]
2021-02-13 13:35:57 安徽省图书馆“新春阅读首日封”受追捧
安徽省图书馆“新春阅读首日封”受追捧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 ahcaijing com)、掌中安徽讯 (记者 董艳芬)春节不仅是亲人团聚、共享家宴的节日,也是...[详细]
2021-02-13 08:51:17 2月13日安徽省报告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2月13日安徽省报告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2021年2月12日0-24时,安徽省报告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截至2月12日24时,安徽省累...[详细]
2021-02-13 15:40:47 大年初一,安医大二附院喜迎19位“牛宝
大年初一,安医大二附院喜迎19位“牛宝宝”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 ahcaijing com)、掌中安徽讯 (记者 马冰璐)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为了迎接牛宝宝的降临...[详细]
2021-02-12 16:37:09 安徽名将朱琳澳网女双出局
北京时间2月12日,2021澳网公开赛展开了第五比赛日的争夺[详细]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