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城市隧道最难“穿越之旅”完成:世界首例大盾构成功穿越运营高铁

2021-01-10 19:02: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北京1月10日电 1月10日消息,由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勘察设计的苏州市桐泾路北延工程,于9日完成城市隧道史上最难“穿越之旅”——大直径盾构顺利穿越时速350公里的沪宁城际高铁。

过程检测数据显示,累计沉降量未超过1毫米,这是世界施工建设史上首例大盾构穿越运营高铁的“最难案例”,也是在解决城市发展需求过程中激发出的涵盖设计、施工、装备制造“一揽子”方案的成功案例。

该工程位于苏州站西侧约2.1公里,线路全长2490米,是苏州“十三五”期间计划重点打通的中心城区南北向“断头路”。

这里本是跨越城市的最长南北主干道,却成为苏州十年南北互通困难的“槽点”。主要原因在于:打通这条路面临穿越万顺楼、报恩禅寺等古建,还有山塘河和运行中的沪宁城际高铁、京沪铁路、北环快速路等重大风险点,并且都集中在短短400多米距离内——盾构掘进,30米即侧穿万顺楼等文保建筑,118米下穿山塘河,这些在建设史上均属于顶级难度。

 

 

更重要的是,工程前方305米,就是中国最繁忙的高铁线之一沪宁城际高铁,每隔3分钟就有高铁迅速驶过,有半点偏差后果不堪设想。

自2017年2月起,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整体策划、全力推进桐泾路北延工程项目,联合多家单位开展技术攻关。桐泾路北延工程采用直径13.25米大断面泥水盾构下穿沪宁高铁桥梁,而中国国内目前下穿高铁桥梁均为直径约6米的盾构隧道。采用大直径下穿高铁桥梁,首先要确定最优下穿位置。桐泾路位于苏州老城区中心,山塘河景区两侧控保建筑物多,交通组织复杂,接线困难,隧道路线方案控制因素多,可以说是“螺蛳壳里做道场”。

同时,高铁桥梁下作业空间仅有4米,要在4米净高埋入30米长的隔离桩来保障大盾构通过,此前国内外均无类似施工技术案例。铁五院成立攻关组开展理论模型研究、新型结构设计、精准施工控制和全过程风险防控研究,创新性研制了“低净空全套管灌注桩机”及相关技术,填补了国内外施工技术空白。

最终,在项目组前后十余次与铁路、规划、道路、环保、文物、电力、河道等管理单位对接,对多个方案进行优化比选之后,采用浅埋盾构隧道方案开启短距离、深埋浅的“穿越之路”被敲定。

1月9日,在桐泾路北延工程穿越沪宁城际施工现场,中国国内多位行业专家、学者共同见证最后一根隔离桩被钻入沪宁城际桥下,左线大直径盾构隧道已顺利穿越沪宁城际下方,过程检测数据显示累计沉降量小于1毫米,标志着苏州阻隔十年之久的“断头路”最难节点已经打通。

该工程计划于2022年建成通车,将大力改善千年姑苏的区域交通条件。

(记者 魏晞)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

栏目新闻
2021-01-10 19:02:11 城市隧道最难“穿越之旅”完成:世界首
城市隧道最难“穿越之旅”完成:世界首例大盾构成功穿越运营高铁
城市隧道最难“穿越之旅”完成:世界首例大盾构成功穿越运营高铁[详细]
2021-01-10 19:01:00 实现碳中和目标 中国如何演绎好新增长
实现碳中和目标 中国如何演绎好新增长故事?
低碳和发展对立的观点已是“过去式”。[详细]
2021-01-10 08:54:55 安徽尚有1例无症状感染者在医学观察
安徽尚有1例无症状感染者在医学观察
2021年1月9日0-24时,安徽省报告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截至1月9日24时,安徽省累计...[详细]
2021-01-08 19:07:38 安徽多地倡议:非必要不返乡
安徽多地倡议:非必要不返乡
安徽12地发出倡议:非必要不返乡,倡导就地过春节。[详细]
2021-01-10 15:43:52 电影《没有过不去的年》“老家”合肥
 电影《没有过不去的年》“老家”合肥路演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 ahcaijing com)讯 1月9日,电影《没有过不去的年》在合肥徽园举行路演活动。...[详细]
2021-01-10 10:33:01 安徽文一今战陕西 老对手再相逢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 ahcaijing com)讯 1月10日,NBL半决赛正式开打。安徽文一和陕西信达的半决赛将于...[详细]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