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海评面:“在中国感受到安全、活力和自由”

2021-01-07 22:29:02 来源:海外网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纽约时报》1月4日刊发题为《在一个混乱的疫情大流行世界里,中国提供了自己版本的自由》的文章指出,当许多国家仍饱受疫情之苦之际,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之一。“这场疫情颠覆了许多人的认知,包括自由的概念。西方一些人抨击中国人没有自由,但他们可以自由走动,过上正常的日常生活。”

1月6日,路透社在关于河北疫情的最新报道注意到,当前中国河北省已开始大规模核酸检测。报道认为,尽管新增感染病例与当初中国疫情暴发时相比只占一小部分,但中国仍在采取积极措施防控疫情。海外网友在报道下评论:“中国人没有自满,寥寥几个病例牵动了所有人的神经,人们再次戴上口罩,采取预防措施。”“我不为他们担心——中国拥有全球最好的疫情防控能力。”

当疫情成为全球“常态”,越来越多西方人摘下了对中国抗疫措施的有色眼镜。《纽约时报》1月4日发表文章说,在疫情新常态下,中国人可以自由走动,过上正常的日常生活。在一个发生疫情的年份,世界上许多人都会羡慕这种最基本的自由形式。文章报道了很多鲜活的例子,商人兼作家邓肯·克拉克在坐上前往中国的航班后“如释重负”,在中国感受到安全、活力和自由,中国“像是迪士尼里的‘未来世界’”;投资者霍华德·赵在上海参加商务晚宴,逛酒吧,看电影,终于“开始记起正常生活的样子”……

正如《纽约时报》这篇报道所说,这场疫情颠覆了许多认知,包括自由的概念。面对严格防疫措施遭到的批评之声,法国总统马克龙不久前在接受采访时公开表示,遵守防疫限制措施并非丧失自由,而是尽到保护他人的社会责任,这才是真正的人道主义。

亲历中国抗疫的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说:“我自己也在北京隔离了14天,我并不认为这侵犯了我的自由。这是保护我自己和其他人最好的办法。我很高兴最后我们都是安全的,没有染上病毒。”

对自由概念的重审,给人们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那些曾经被西方垄断解释权的概念,有多少需要重新认识?

视频请点击

http://opinion.haiwainet.cn/n/2021/0107/c353596-31955527.html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

栏目新闻
2021-01-07 22:29:02 海评面:“在中国感受到安全、活力和自
海评面:“在中国感受到安全、活力和自由”
海评面:“在中国感受到安全、活力和自由”[详细]
2021-01-07 22:27:55 8封贺信,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职责
8封贺信,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职责使命
8封贺信,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职责使命[详细]
2021-01-07 19:10:08 安徽“十四五”规划纲要邀群众一起来“
安徽“十四五”规划纲要邀群众一起来“写”
向社会广泛征集“金点子”。[详细]
2021-01-07 19:09:04 合肥事业单位迎来今年首次招考
合肥事业单位迎来今年首次招考
合肥市部分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71名工作人员。[详细]
2021-01-07 19:31:08 安徽金花朱琳新赛季无缘开门红
1月6日,2021年WTA500赛阿布扎比站展开首轮较量。在1号场的一场焦点战役中,安徽金花朱琳以2-6、6-7不敌澳大利亚选手...[详细]
2021-01-07 19:30:38 安徽文一明日赛季后“家门口”战佛山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 ahcaijing com)讯 好事多磨,季后赛终于开战。1月7日,NBL季后赛在蚌埠烽火燃起。下...[详细]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