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2021年中国“天眼”开放 美媒记者探访后感叹了……

2021-01-02 20:05:52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美国媒体获准赴现场

近距离探访中国“天眼”

外媒感叹:

中国迅速崛起的科技实力

令人侧目

2021年,中国“天眼”

向全世界科学家开放

2020年12月初,美国的大型射电望远镜坍塌后,位于中国贵州省平塘县的射电望远镜成为了全球唯一的“天眼”。与此同时,中国宣布“天眼”将从2021年起向全世界科学家开放,引发高度关注。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2020年12月26日报道,该电视台记者于早些时候获准对中国天眼进行了实地探访,并感叹:中国迅速崛起的科技实力令人侧目。

 

中国“天眼”的口径高达500米,是目前全球最大也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美媒记者说:“中国‘天眼’直径超过5个足球场,用于对外太空进行天文观测。”

美媒关注“天眼”核心装备

和周边“电磁波宁静保护区”

“天眼”的核心装备——馈源舱,引发了美媒的强烈兴趣。

这个由6根钢索拖动的平台专门负责收集望远镜反射面接收到的外太空信号。

由于采用了轻型支撑系统,中国500米口径“天眼”馈源舱平台的重量仅有30吨。相比之下,坍塌前的美国“天眼”、300米口径阿雷西博望远镜的馈源平台有近千吨重。

▲ 坍塌的美国“天眼”

美媒记者报道称:“在这里,我还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天眼’方圆5公里之内都被划为‘电磁波宁静保护区’,因为科学家们希望接收到的是数百万光年之外的电磁波,而不是附近路人的手机信号。”

专家:中国以更开放的态度

向全球提供科研设施

《航空知识》主编王亚男:

  • 中国“天眼”对中国乃至全球的天文研究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可以提供独一无二的素材。

  • 中国现在以更为开放的态度向全球提供研究设施,希望不仅能为中国的天文研究提供佐证,也能为世界的天文学界提供更多的观测条件。
从1963年落成到2016年,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始终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孔径望远镜,虽名义上被用于深空科学研究,但实际上在冷战中是为反导研究而生的,冷战后才正式转向民用科研。

▲ 坍塌的美国“天眼”
受飓风等自然灾害及零部件老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于当地时间2020年12月1日发生坍塌,球形反射面被毁。此后美国官方证实该望远镜将无法使用,这也意味着地球只剩唯一一只“天眼”。

▲ 中国“天眼”建造进程

中国“天眼”2011年开工建设,2016年落成,2020年1月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启用。法新社评论,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在天文观测领域一直处于追赶状态。“天眼”的建成以及开放,再次凸显了中国迅速崛起的科技实力。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

栏目新闻
2021-01-02 20:05:52 2021年中国“天眼”开放 美媒记者探访
2021年中国“天眼”开放 美媒记者探访后感叹了……
2021年,中国“天眼”,向全世界科学家开放[详细]
2021-01-02 20:03:46 新年新气象!多彩文化活动“点亮”假期
新年新气象!多彩文化活动“点亮”假期
在新的一年里,继续传递文明新风尚。[详细]
2021-01-02 09:44:59 长江禁渔,安徽发倡议书
长江禁渔,安徽发倡议书
记者从安徽省市场监管局获悉,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即日起组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长江十年禁渔两承诺一倡议专项行动,组织...[详细]
2021-01-02 09:42:05 安徽尚有1例无症状感染者在医学观察
安徽尚有1例无症状感染者在医学观察
2021年1月1日0-24时,安徽省报告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截至1月1日24时,安徽省累计...[详细]
2020-12-31 16:31:00 226人被抓!滁州警方“守护平安 铸盾
226人被抓!滁州警方“守护平安 铸盾江淮”首次行动战果丰硕
12月25日,滁州市公安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守护平安—铸盾江淮”打击清查整治第一次集中统一行动,向各类违法犯...[详细]
2020-12-31 16:23:57 滁州第五届地产年度总评榜高峰论坛暨颁
滁州第五届地产年度总评榜高峰论坛暨颁奖盛典圆满落幕
12月29日,2020滁州第五届地产年度总评榜高峰论坛暨颁奖盛典圆满落幕,活动现场揭晓了责任房企、品质楼盘、风云人物...[详细]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