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转正!转正!中国经济划出上扬曲线

2021-01-02 15:04:14 来源:人民网   编辑:田双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在江西省某工业园区,工人正加紧生产。
丁铭华摄(人民视觉)

由中国商飞公司生产制造的C919飞机带来首次全球航展动态展示飞行表演。
周国强摄(人民视觉)

在服贸会上,一家旅游集团工作人员通过直播向线上观众介绍旅游服务产品。
新华社记者 潘思危摄

游客在海南三亚国际免税城购物。
新华社记者 郭 程摄

湖南、江西等多地迎来柚子收获季。
卓忠伟摄(人民视觉)


在山西省运城市华曦广场餐饮部,堂食逐渐升温,一名厨师在为顾客准备食品。
薛 俊摄(人民视觉)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外部环境带来巨大挑战。


但这一年,中国经济扛住了压力测试。中国成为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既彰显了经济韧性足、活力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特点,也为全球经济贡献了积极力量。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外部环境带来巨大挑战。

这一年,我们经历了太多难忘的时刻,而“转正”,当之无愧应是中国经济的关键词。从GDP到投资、消费、出口,再到工业、餐饮、汽车,一个接一个的“转正”消息,重新树立起人们的信心和希望。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让我们一起回看这一年的“转正”瞬间,重温中国经济复苏的脚步。

 

时间:4月份    工业

车间厂房加速运转

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9%,当月增速由负转正;前8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4%,累计增速实现由负转正。

随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深入推进,工业生产呈现稳中有升、总体向好态势,到11月,工业产品增长面持续扩大,高技术制造业增速升至年内新高,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增速加快,原材料行业稳定增长,工业品出口大幅上升。11月份,612种工业主要产品中,439种产品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为71.7%,范围持续扩大。

时间:二季度      GDP

全年将破100万亿元

3.2%,二季度GDP实现正增长!0.7%,前三季度GDP累计增速由负转正!

“转正!”“转正!”一个个好消息接连刷了屏。在复杂形势下,中国经济走出漂亮的上扬曲线:一季度GDP萎缩6.8%,二季度转为增长3.2%,三季度回升至4.9%,经济运行逐季改善、逐步恢复常态,全年经济总量将突破100万亿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报告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中国将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全球经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中国经济的支撑”“中国的经济增长仍在继续,这是给世界经济的一份礼物!”“中国为各地区发展提供了巨大市场机遇”……许多外国媒体和机构这样评价中国经济的稳步复苏前行。

时间:5月份    服务业

生产生活“热”起来

5月,服务业生产形势明显改善,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0%,今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1-10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3%,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

到11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0%。从行业情况看,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卫星传输服务、金融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从市场预期看,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1.1%,连续5个月位于61.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均在改善,说明整个经济恢复的平衡性提升。

时间:6月份    出口

为世界经贸注入活力

6月出口、进口双双实现正增长;前三季度,累计进出口实现正增长。逐季看,今年一、二、三季度,进出口增速分别为-6.5%、-0.2%、7.5%,三季度进出口总值、出口总值、进口总值均创下季度历史新高。

在各类政策下,政府、行业、企业形成强大合力,展现中国外贸的强大韧性和综合竞争力。中国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防疫物资,以实际行动深化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生产秩序快速恢复,满足疫情期间各国人民居家生活和工作需要,推动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转。中国进口占全球份额上升0.8个百分点,为世界经济贸易合作注入活力。

时间:二季度     投资

新动能未来可期

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投资增速一季度出现大幅下滑。 在一系列稳投资政策应对下,二季度投资增速由负转正,增长4.8%,较一季度提高20.9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8%,累计增速由负转正。1月份至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增速比1月份至10月份提高0.8个百分点。同时,到11月份,民间投资增速实现年内首次转正,表明市场内生增长动力在增强,市场主体预期在改善。

更引人注目的是新动能引领作用凸显。疫情冲击下,产业转型发展的动力明显加快,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动能逆势成长。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9.1%,加快2.8个百分点,新动能未来可期。

时间:8月份       消费

稳步复苏正持续

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今年以来首次正增长;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向上拉动GDP 1.7个百分点,年内首次转正。

久违的街区重又聚起人气,熟悉的城市和街道渐次恢复原来的模样。疫情下,消费也有新亮点。1-11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5%,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5%,新业态快速发展。

升级类的商品销售增速也很快。11月限额以上的通信器材类商品销售增长40%以上,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都在20%以上,消费领域热络起来了。

时间:三季度     收入

守护居民“钱袋子”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2378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0.6%,实现由负转正。

今年社会兜底保障力度尤其较大,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养老金和离退休金同比名义增长8.7%,人均社会救济和补助收入增长12.9%,人均政策性生活补贴收入增长11.1%,都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长,而且远高于整体的居民收入增速。

未来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还将从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等方面继续发力,让居民钱袋子更鼓。

时间:10月份      餐饮

“烟火气”又回来了

10月份全国餐饮收入4372亿元,同比增长0.8%,增速年内首次转正。

“久违的烟火气又回来了!”“这可是咱大伙一顿顿吃出来的呀!”一时间,餐饮消费成为热议的话题。餐饮消费复苏背后,既是一家家门店经营的希望,更是普通人可贵的消费信心。实际上,从国内的游客数量、旅游收入、票房情况等多方面来看,都说明大家的消费信心在增强。

线上外卖下单,线下“无人”餐厅……各种防疫的安心措施在许多大小门店被采用。最近,不少餐厅再度挂出了招小时工、洗碗工的牌子,他们正全力备战春节呢!

 记者  李  婕整理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

栏目新闻
2021-01-02 15:04:14 转正!转正!中国经济划出上扬曲线
转正!转正!中国经济划出上扬曲线
线上外卖下单,线下“无人”餐厅……各种防疫的安心措施在许多大小门店被采用。[详细]
2021-01-02 14:59:33 2021年中欧班列(成渝)号首趟列车发车
2021年中欧班列(成渝)号首趟列车发车
2020年疫情期间,四川、重庆两地坚持口岸作业不停、班列应运尽运,中欧班列(成渝)号实现了全年同比近60%的逆势增长。[详细]
2021-01-02 09:44:59 长江禁渔,安徽发倡议书
长江禁渔,安徽发倡议书
记者从安徽省市场监管局获悉,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即日起组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长江十年禁渔两承诺一倡议专项行动,组织...[详细]
2021-01-02 09:42:05 安徽尚有1例无症状感染者在医学观察
安徽尚有1例无症状感染者在医学观察
2021年1月1日0-24时,安徽省报告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截至1月1日24时,安徽省累计...[详细]
2020-12-31 16:31:00 226人被抓!滁州警方“守护平安 铸盾
226人被抓!滁州警方“守护平安 铸盾江淮”首次行动战果丰硕
12月25日,滁州市公安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守护平安—铸盾江淮”打击清查整治第一次集中统一行动,向各类违法犯...[详细]
2020-12-31 16:23:57 滁州第五届地产年度总评榜高峰论坛暨颁
滁州第五届地产年度总评榜高峰论坛暨颁奖盛典圆满落幕
12月29日,2020滁州第五届地产年度总评榜高峰论坛暨颁奖盛典圆满落幕,活动现场揭晓了责任房企、品质楼盘、风云人物...[详细]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