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三明故事:沙县小吃背后 有这样致富带头人

2020-12-19 17:38:23 来源:央视网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消息:沙县小吃如今已经名扬全国,遍布全球。而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因为一个人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他所在的俞邦村已经被誉为“沙县小吃第一村”,他的名字叫做俞广清。

带领村民出村创业 做小吃谋致富

在沙县夏茂镇俞邦村,记者见到了俞广清,90年代初,第一批小吃业主就是跟着他从这里走出去,做小吃的。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俞邦村村民 俞广清:我们村里当时不是很富,我自己呢是在80年代就已经富起来了,自己富不算富,带动大家伙儿才是富。

如今的村里保留着这样一个展览馆,记录着当年第一批小吃业主外出闯荡的经历。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俞邦村村民 俞广清:最初的时候我们都是用扁担挑着去卖(小吃),一边放水,一边就放汤。

小本买卖变致富经 沙县人盖起大楼房

当时的沙县小吃大都是养家糊口的小作坊、夫妻店,环境相对简陋。为了招揽生意,俞广清提出“一元进店,两元吃饱,五元吃好”的宣传语,好吃不贵的沙县小吃受到了市场的欢迎。第一批走出去的沙县人赚到了钱,回乡盖起了楼房。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俞邦村村民 俞广清:当时习总书记还有讲了一句话,他就讲你这个(新)房子馄饨就是砖头、面条就是钢筋,哇,我听了压力就好大,我们以后沙县小吃一定越来越好。

别人外出他回乡 做起“田保姆”

越来越多的沙县人外出打拼,名不见经传的沙县小吃悄无声息地占领了中国的街头巷尾。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外出创业,村里的地怎么办?俞广清决定自己回村种地,让大家放心地去做沙县小吃。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俞邦村村民 俞广清:我就说,我来做“田保姆”,帮大家来种地。就是从那时候,大家安全出去了,田就由我来管理,我就小吃带出去,就回头就来种田。

成立农业合作社 为小吃提供配料

不做小吃,承包下村民的地,俞广清开始做规模化种植,一种就是十多年。这几年,他再次跟沙县小吃结下了缘。在村里成立了农业合作社,专门种植农产品为沙县小吃提供配料,中药材、食用菌、香料种植,家禽养殖都办起了规模,带动更多人就业。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俞邦村村民 俞广清:小吃原料要我们从我们这边种出来提供,现在已经有6000多亩,将来要做到万亩以上,带动更多人致富。

64岁的新目标 带动乡村旅游新发展

今年64岁的俞广清又有了新的目标,他希望越来越多的游客可以走进俞邦村,了解这个沙县小吃的发源地。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俞邦村村民 俞广清:下一步我们就是要发展乡村旅游,我现在还要带动他们继续创业。

视频请点击

https://news.cctv.com/2020/12/19/ARTIJW59Jg1fMZMGLlpXYAmE201219.shtml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

栏目新闻
2020-12-19 17:38:23 三明故事:沙县小吃背后 有这样致富带
三明故事:沙县小吃背后 有这样致富带头人
成立农业合作社 为小吃提供配料[详细]
2020-12-19 17:29:36 用户直连制造模式快速发展——服装行业
用户直连制造模式快速发展——服装行业迎来新风口
用户直连制造模式快速发展——服装行业迎来新风口[详细]
2020-12-19 15:02:18 VR全景!脱贫梦圆,昔日小山村今日大变
VR全景!脱贫梦圆,昔日小山村今日大变样!
如今的佛图寺村早已脱贫摘帽,[详细]
2020-12-19 09:00:19 安徽最新疫情情况:尚有3人在医学观察
安徽最新疫情情况:尚有3人在医学观察
2020年12月18日0-24时,安徽省报告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截至12月18日24时,安徽省...[详细]
2020-12-19 11:18:09 安徽文一不敌陕西居常规赛第三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 ahcaijing com)讯 12月18日,NBL常规赛迎来收官日。在压轴登场的焦点之战中,在李林...[详细]
2020-12-19 06:51:10 旌德:开展专项整治 净化基层政治生态
旌德:开展专项整治 净化基层政治生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党员依法受到政务处分、行...[详细]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