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告别“水上漂” 生活更美好

2020-12-07 19:44:47 来源: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以前老想着如何捕鱼,现在想的是如何护鱼。角色互换,让我逐步理解了长江十年禁渔的意义。”冬日清晨,在来安县汊河镇渔业村,渔业理事会会长潘学金就和队友对滁河汊河段河道开展“禁渔退捕”例行巡查。57岁的老潘从捕鱼人变为护鱼人,也是滁河全面禁捕的见证人。滁河渔业的变迁,他感触颇深。

靠山吃山,靠水捕鱼。潘学金家住滁河北岸的渔业村,20岁就跟着父亲下河捕鱼,从事这个行当快40年了,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捕鱼能手。来安县实施全面禁捕后,他积极响应号召,今年7月带头“退捕上岸”,随后被汊河镇金港湾社区安置到护鱼岗位,由昔日的渔民变成了今天的护鱼人。

“幸福是对比出来的,过去我风里来雨里去,每天都脏兮兮的,一身鱼腥味,遇到熟人都不好意思打招呼。”谈起捕鱼时的“囧”生活,潘学金笑着说,那时一年忙到头,收入靠天收。“我年轻时打鱼,起早贪黑是家常便饭,即使这样,到了年底也存不了几个钱。现在好了,我被安排到护鱼公益岗位,平时帮社区搞搞保洁,收入有保障,作息有规律,衣着体面了,生活更有品质……”潘学金对当前的生活十分满意。

潘学金的幸福生活,是该县许多渔民转产上岸后的真实写照。如今,上岸的渔民们已逐步过上新生活。

为使渔民能更好地适应“岸上”生活,该县充分发挥汊河镇渔业村渔业理事会的沟通协调作用,做好渔民思想工作,通过企业安置一批、公益岗位聘用一批、自主创业一批、救助帮扶一批、产业带动一批,全镇118户235名渔民全部上岸,转产安置率达100%。同时,对有创业条件、创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退捕渔民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服务,为符合创业条件的退捕渔民出具创业担保贷款推荐函,并给予贷款贴息。

“截至目前,我县登记在册的118户渔民中,201人全部参加医保和养老保险,167人参加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并将符合低保条件的21户40人、特困供养的3户3人困难渔民全部纳入保障范围,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来安县禁捕办负责人说,今后,该县还将对退捕渔民开展结对帮联,关心上岸渔民的生产生活问题,确保政策落地到户、信息共享到人。相关部门充分尊重上岸渔民安置转产意愿,扎实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支持上岸渔民就地转产和自主创业,保障渔民上岸后稳得住、生活得好。

( 记者 孙海涛 本报通讯员 吕华)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

栏目新闻
2020-12-07 19:44:47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告别“水上漂”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告别“水上漂” 生活更美好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告别“水上漂” 生活更美好[详细]
2020-12-07 19:43:32 【精神文明建设巡礼】专题报道:我省推
【精神文明建设巡礼】专题报道:我省推进文明村镇创建综述:乡风文明满眼春
我省推进文明村镇创建综述:乡风文明满眼春[详细]
2020-12-07 19:11:35 安徽省本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
安徽省本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提速办理
实现了省内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制度内转移业务与个人账户数据接续同步的目标。[详细]
2020-12-07 19:11:10 安徽18项重点交通项目集中开工
安徽18项重点交通项目集中开工
包含合肥这座机场[详细]
2020-12-07 17:14:05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签约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签约战略合作协议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 ahcaijing com)讯 12月2日,马鞍山市人民政府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事业发展校市共...[详细]
2020-12-07 15:50:47 安徽省中小学生激光射击比赛收兵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 ahcaijing com)讯2020年安徽省中小学生激光射击比赛近日在芜湖市奥体中心射击馆落下帷...[详细]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