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央视快评】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2020-12-01 21:25:54 来源:央视网   编辑:杨蕊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020年第23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中充分阐明我国考古工作的重大成就和重要意义,鲜明指出做好我国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的前进方向,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提供了思想引领,为中华文明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注入了强大动力。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灿烂辉煌。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并且是唯一没有中断、传承至今的文明。回望浩瀚的历史,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多元一体、家国一体,发展成就在各个时期都走在世界前列,“四大发明”影响世界,文献典籍著述颇丰,制度创新独具一格……根植于华夏大地的中华文明在互学互鉴中繁荣发展,在与时俱进中彰显旺盛生命力,以其独特文化基因和发展历程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工作体系不断健全,专业队伍日益扩大,重要发现层出不穷,学术水平显著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考古人接续奋斗,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极大激发了文化自信。

学史以明智,鉴往而知来。当今中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新。开创中华文明新境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必须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尊重历史发展规律,站在历史正确一边,从历史中寻找破题的方法,明确前进的方向,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积蓄发展势能和前行的动力。

站在发展新起点,我们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要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不断填补研究领域空白,以更多明确答案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要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通过各领域融合推进,让考古研究成果更加清晰全面,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要搞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尽可能多保存历史财富;要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让历史研究后继有人,让全社会都能源源不断接受历史文化滋养。

长久积淀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中的丰富内涵,寻根溯源,充分挖掘历史宝藏;以史育人,充分坚定文化自信,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自强不息,在新时代续写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新的辉煌篇章。

视频请点击

https://news.cctv.com/2020/11/30/ARTICFUDV56jsFXzUyBvs8sB201130.shtml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

栏目新闻
2020-12-01 21:25:54 【央视快评】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央视快评】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学史以明智,鉴往而知来。[详细]
2020-12-01 21:16:15 世卫组织总干事:应避免将病毒溯源工作
世卫组织总干事:应避免将病毒溯源工作政治化
世卫组织总干事:应避免将病毒溯源工作政治化[详细]
2020-12-01 19:11:34 合肥东部22条道路完成改造 慢行交通圈
合肥东部22条道路完成改造 慢行交通圈基本成型
合肥东部22条道路完成改造 慢行交通圈基本成型[详细]
2020-12-01 19:11:12 合肥轨道交通S1号线庐阳段征地完成 本
合肥轨道交通S1号线庐阳段征地完成 本月将正式开工
合肥轨道交通S1号线庐阳段征地完成 本月将正式开工[详细]
2020-12-01 19:36:12 安徽文一“末节断电”遭广西逆转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 ahcaijing com)讯 12月1日,NBL常规赛迎来安徽文一对阵广西威壮的焦点战。在第三节结束...[详细]
2020-12-01 16:42:55 明光桥头镇:发展艾草种植 助推脱贫
明光市桥头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艾草种植,辐射带动当地贫困户增收致富。[详细]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