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巴珍的家庭旅馆梦

2020-10-07 11:41:28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编辑:李进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身材瘦小、脸庞黝黑的巴珍,今年39岁,是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工布江达县错高乡错高村村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

错高村有57户,海拔3528米,坐落在美丽的巴松措湖畔,虽然景色优美,但环境闭塞,距离最近的乡还有20公里,村民生活比较艰苦。

巴珍有11个兄妹,她排行老六,小时候家里穷,15岁初中毕业就去了工布江达县宾馆当服务员,工作挺累,每月只挣100多元钱。后来遇到了同在县里打工的丈夫。丈夫长她9岁,是四川内江人,烧得一手地道四川菜。二人结婚后决定回错高村开饭馆。饭馆规模不大,能接待十来个人,就夫妻俩干,丈夫炒菜,巴珍端盘子洗碗筷。“虽然开了饭馆,生活也算不得富裕,但比起在外打工强多了。”巴珍说。

虽然一家人靠开饭馆过上了无忧的生活,但在巴珍的心里一直有个开办家庭旅馆的梦想,规模不用太大,几张床,几道菜,客人来了有房住、有饭吃。“但也就是想想而已,当时家里房子老旧,环境也不好,没有条件开办家庭旅馆。”巴珍回忆说。

巴珍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学习成绩都很好,做父母的总希望他们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所以我们一直在想办法挣钱。”

2013年至2015年,错高村先后被授予“历史文化名村”“传统古村落”“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等称号,其所在的巴松措景区也于2017年被评为5A级景区。

随着村子名气的增大,巴珍小饭馆的生意越来越好,旅游旺季每天的营业额达到2000元。

真正的转变出现在2018年。错高村作为西藏林芝市惟一一个完整保持了工布藏族传统村落布局、民居建筑风格、生活习俗

的文化村落,于2018年3月实施整村搬迁项目,总投资9255.4万元,占地91108.82平方米。

新村庄就在旧村落边上,随着整村搬迁的实施,柏油马路也修到了村口,古村落得到完整保护。

巴珍一家也在2019年住进了新居。新居170余平方米,二层小楼,古色古香,院子里种着花草,搭着凉棚。新房的修建完全由政府出资,用错高乡党委书记旦增顿珠的话说就是“交钥匙工程”,各户根据户籍人口分配,不用掏一分钱。“从以前的老房子搬到现在的新家,还不用花钱,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巴珍说。

为了提高搬迁后村民的劳动技能,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工布江达县多次组织村民免费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包括厨师、家庭旅馆经营等,巴珍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她说,“学习内容很丰富,收获也很大,老师教我们卫生、防疫、安全、礼节、民宿管理等知识,还教我们做藏餐”。

如今,巴珍的家庭旅馆办齐了各类证照,今年正式开张了,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目前旅馆只有1间客房的接待能力,能住3个人,旺季每天收280元,淡季收200元。”巴珍说,“现在旅馆的经营规模还是太小了,计划在自家院落里再盖几间房,或租用别的村民家的房屋,把家庭旅馆的接待能力再扩大一些。”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胜强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

栏目新闻
2020-10-07 11:41:28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巴珍的家庭旅馆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巴珍的家庭旅馆梦
巴珍的家庭旅馆梦[详细]
2020-10-07 11:40:27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家驻村,打开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家驻村,打开增收致富门
专家驻村,打开增收致富门[详细]
2020-10-06 22:16:31 合肥:高铁线路工的假日坚守
合肥:高铁线路工的假日坚守
10月5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工务段的线路工郭子洋在进行铁路精调作业。10月5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详细]
2020-10-06 22:15:31 绿水青山铺就“金光道”
绿水青山铺就“金光道”
安全员杨习伦(左)提醒漂流的游客注意安全。如今的金寨县大湾村成为热点景区,吸引很多外地游客前来参观。金寨县大湾...[详细]
2020-10-07 07:27:29 郎溪县毕桥镇:关爱贫困学生,慈善行动
关爱贫困学生,慈善行动温暖人心[详细]
2020-10-02 15:15:41 安徽巢湖:庆国庆树新风 20对抗疫、
安徽巢湖:庆国庆树新风  20对抗疫、抗洪青年举办集体婚礼
10月1日,安徽巢湖,20对抗疫、抗洪青年在半汤郁金香高地钢琴湖畔举办“庆国庆”集体婚礼。[详细]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