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医护眼中有哪些难忘的身影?她们用特殊的方式记录下这些瞬间

2020-03-02 16:33:34 来源:央视网   编辑:李天培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以超常的付出和担当感动了所有人,是大家心目当中“最可爱的人”。而在他们的心目中,又有哪些可爱的人?繁忙的救治工作之外,两位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这段特殊的日子,记录那些在她们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和事,记录她们的感动。

卫生卷纸上的画像

孟凡莹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的一名护士,1月27日,她随黑龙江医疗队支援武汉。病区里很多患者的心情都很沉重,所以,除了正常的治疗和护理之外,孟凡莹总是想各种办法让患者高兴起来。“一个人的心情状态如果积极向上,她的病情好得也会很快的。”

这个爱说爱笑的姑娘给患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武汉支援的一个多月中,孟凡莹也被一些人感动着,在完成高强度的医疗工作之余,喜欢画画的她还把这些人画了下来。

“这是晓光老师,这张照片是他参加抗击非典的时候留下的;这是带队的护士长,这是她在来之前申请援鄂在申请书上按手印的照片;这是我们同事值夜班的照片……”孟凡莹能够清楚地讲出每幅画像背后的故事。”

一幅小小的画卷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来支援武汉的30个队员都囊括其中。选择在一卷普通的卫生纸上画画,孟凡莹也有特别的用意:“30个人连在一起才有家的感觉。”

在孟凡莹的画里,不仅有与她一起并肩战斗的同事,还有一位她并不熟悉的人,“他是酒店的一个工作人员,每天都在陪着我们。”因为记不清这位酒店工作人员的长相,孟凡莹只画出了一个侧影。

孟凡莹说,就是这个她连长相和名字都不知道的人,却默默帮了她们不少忙。下夜班回来很虚弱,他给大家准备了面包、火腿肠,还有饭,凡是有需要他都会去做。在孟凡莹眼中,她一直把这位工作人员当作一个“看店人”。

孟凡莹画上的人叫邓新吉,他其实是这家酒店的董事长。

大年初一接到通知,他所在的酒店要承担接待医疗队的任务,从那天开始,邓新吉就从没有回过家,一直住在酒店里。然而,要想做好这份工作却并不容易。人手不够,员工仅仅到了四分之一,各种物资、食材,还有食品基本上都断了。

为了能最大程度满足医护人员的需要,邓新吉既当老板又当服务员,有的时候还是采购员。邓新吉把他为医护人员提供食品的地方称为“免费小超市”,一开始只有方便面、火腿肠等几种食品,现在增加到了几十个品种。邓新吉说,为了采购物资,他曾经“搬空了两家超市”。

孟凡莹到现在也不知道邓新吉长什么样,但是每天擦肩而过的这个侧影让她实在难以忘怀。

她的另一幅画,画的是一位理发师,为何会有这幅画的诞生,还要从2月24日,农历二月初二那天说起。

这天早晨,黑龙江援鄂医疗队的医护人员接到通知,有人来给他们理发了。剪发这种在平时极平常的事情,在这时却是极难实现的。

来这里帮忙的都是自愿报名的三名志愿者,为了做好防护,志愿者们还第一次穿上了防护服。

志愿者平时是理发店的店员,听人说医疗团队需要剪头发,“所有人都想过来”。志愿者说:“能为他们服务也是我们的荣幸。”

仅仅穿着防护服工作了半个小时,志愿者们就被闷出了一身汗。“这样的理发经历还是头一次。”

但是,三位志愿者依然忙了一整天。

援汉日记中的身影

上海援鄂医疗队的医护人员拍摄了一段小视频,正在拖地的小伙子并不是工作人员,而是一名刚刚治愈的患者。

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小伙子的病情逐渐好转了,他告诉身边的病友,每天面对着这些看不见具体容貌的医疗队工作人员连轴转的工作,只要自己的病好了,他就一定要为白衣天使们做点什么。

身体好起来以后,他就帮护士拖地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海援鄂医疗队医生查琼芳说:“人和人交往久了以后,都会成为朋友。”

1月24日,腊月三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呼吸科医生查琼芳随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赴武汉,为了记录下这段难忘的经历,她到武汉的第一天就开始写日记。

“2月22日,援鄂第29天,武汉,晴天。今天,他要出院了,护士们想与他拍张合影,他害羞地说自己不好看,坚决不肯露脸,只肯露个劳动的背影。”这是查琼芳日记里对这位特殊的拖地人记录下来的一段话。

在查琼芳的日记里,还有一个特别的人。

“我曾看他两个手机左右开弓不停地接着电话,也曾看他凌晨四点出发去武昌火车站领取物资,还曾看他晚上十点半推着车送防护物资到医院,更多的时候是他在酒店门口管理和分发物资......忙碌的身影,感觉他的活最难干,也最累。”

他就是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后勤组组长刘立骏。说是组长,其实组里只有两个人。在医疗队刚刚抵达的时候,物资并不充裕,刘立骏除了四处筹措物资,还要精打细算。

为了能够第一时间接收到物资,刘立骏24小时待命。有时候,物资会在半夜或者凌晨抵达,他还要赶去火车站接运物资。

随着各方面支持力度的加大,医疗队里的物资宽裕了不少。就在记者采访时,刘立骏接到电话,一批新的物资运送来了。

管理物资并不是最繁琐的一件事,150人的团队,不仅医疗物资需要刘立骏分发,一些生活琐事也需要他来考虑。他甚至要细化到连每一个人的服装尺码都要掌握的程度。一个多月下来,忙碌的刘立骏打动了身边的医护人员。

说起刘立骏,上海援鄂医疗队队员很是触动:“这边的电话还没打完,另外一个电话又来了,经常满头大汗,基本上走路都带跑的。”

像刘立骏一样,在查琼芳的日记中还有很多可爱的人。“他们都很伟大”,查琼芳说:“我们大家都在为武汉做努力。”

两位医护人员用点点滴滴的细节记录了一群努力抗击疫情的人们。在她们的记录中有医疗队里一起救治病人的同事,有奔忙于后勤保障的队员,但更多的还是普通人:在医院门口等着接送她们的志愿者,酒店里等候她们夜归送上餐点的工作人员,上门为她们服务的理发师,还有主动拖地的病人……抗击疫情,站在最前沿和病魔较量的是白衣战士,而在他们的身后,还有无数普通人在支撑他们,这是一道所有人共同筑就的防线。(文/陈思源)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

栏目新闻
2020-09-11 10:07:59 创意微视频|老师好
创意微视频|老师好
如果人生是一场旅行,那老师的出现就是一键导航。在不同的年龄,我们按照不同的标准定义着好老师。师者,传道授业解...[详细]
2020-09-11 09:57:31 焦点访谈:如何理解伟大抗疫精神?
焦点访谈:如何理解伟大抗疫精神?
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详细]
2020-09-11 10:15:47 未来十天,“秋老虎”无力反扑
未来十天,“秋老虎”无力反扑
未来十天,“秋老虎”无力反扑。[详细]
2020-09-11 10:14:17 美好安徽·迎客长三角系列活动拉开序幕
美好安徽·迎客长三角系列活动拉开序幕
“美好安徽·迎客长三角”系列活动媒体通气会在合肥举行。[详细]
2020-09-10 18:56:29 名家云集、精品纷呈 2020中国黄山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 ahcaijing com)讯 9月10日上午,以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为主题的2020中国黄山书会...[详细]
2020-09-10 16:12:57 明光:建设休闲运动营地 助推乡村旅游
明光:建设休闲运动营地 助推乡村旅游
作为明光市6月份重点集中开工项目之一,目前,明光市老嘉山休闲运动度假区--静港营地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详细]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