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 > 正文

从医者仁心到养老情怀: 包义霞与安徽医养事业的拓荒之路

2025-08-20 11:46:03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孙晓帆   

2025安徽省养老博览会将于10月17日盛大启幕,安徽医养事业的拓荒者——合肥光明养老护理院院长包义霞,将带着她的团队精彩亮相。8月15日,我们走进合肥光明养老护理院,专访了院长包义霞女士,听她讲述一段始于医者仁心、终于养老情怀的坚守之路。

一份初心,催生安徽首家医养结合护理院

1997年的安居苑社区卫生服务站里,年轻的社区医员包义霞常常目睹这样的场景:孩子生病,全家簇拥着前来就诊;老人看病,多是孤零零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独自前来。“我问他们家人怎么没来,老人们总说‘孩子忙,要上班’,那落寞的神情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份心疼,在她心里埋下了为老人做点什么的种子。

2004年,包义霞创办了老年病医院,却发现新的难题接踵而至:住院老人普遍缺乏陪护,护工费用高昂且难找,不少老人因此耽误了治疗和康复。2014年,带着解决老年人陪护问题的想法,她创办了安徽省首家医养结合护理院——合肥光明养老护理院。

特色服务,用专业守护老人健康

合肥光明养老护理院集医疗、养老、护理、康复于一体,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老年健身房、康复理疗室等功能区一应俱全。338张养老床位与306张医疗床位的配比,彰显着“医疗+养老”的鲜明特色。依托院内完善的医疗资源,老人无需走出院门就能完成CT、床边拍片等检查。院内配备呼吸机等重症设备,更让这里成为重症老人的生命港湾。

“我们敢收ICU放弃治疗的老人。”包义霞的话语中透着底气。曾有三位被判定无法救治的老人,在护理院的临终关怀服务中重获生机,如今已转为全护老人,延续着生命的长度。植物人赵爷爷在护理院经过康复治疗后,不仅能走还能说话,在院里住了8年。老伴王奶奶在陪护过程中,深深爱上了这里的温暖氛围。赵爷爷去世后,80多岁的王奶奶拒绝了子女接她回家的请求,每天做手工、唱歌、准备舞蹈表演,忙得不亦乐乎。

护理院还设有失智老人专区,40多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在这里得到专业照护。“他们可能会抢饭吃,不知道饥饱,严重时还会有暴力行为。”包义霞介绍,专区采用无死角监控与规范化流程管理,护工们按既定程序悉心照料失智老人的饮食起居,用专业和耐心守护着他们的尊严。

连锁布局,让养老情怀落地生根

谈及未来规划,包义霞眼中闪烁着光芒。“我们正在接手公建民营项目,计划打造嵌入式社区养老院,构建大型连锁医养结合机构。”她强调,真正的医养结合绝非摆几个医生护士,而需以医院为依托,实现医疗与养老的深度融合。

从事养老行业多年,包义霞坦言利润微薄,支撑她的是一份情怀。“我个人最大的愿望,是看到更多人投身养老事业。”她感慨,只有整个行业活跃起来,形成良性发展的生态,我们每个人的养老未来才更有保障。

10月17日,老博会开幕之际,包义霞和她的光明护理院将带着这份对养老事业的执着与创新亮相。正如她所说:“养老不是负担,而是充满温度的事业。”这场盛会将让更多人看到养老产业的无限可能,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岁月中安享暖阳。

记者吴笑文 实习生 朱润涵 王张上一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