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开发区 > 正文

合肥新站高新区聚链成势向“芯”突破

2025-10-18 10:26:27 来源:安徽日报   编辑:田双   

10月15日下午,合肥新站高新区和鋐棋(合肥)科技有限公司半导体关键设备灯罩组件及耗材项目正式签约,项目投产后将填补国内半导体核心高精密耗材空白。据不完全统计,这是该区今年以来签约的第12个泛半导体项目。目前,合肥新站高新区已汇聚集成电路上下游产业链产业65家、从业人员近万人、总投资超千亿元。

自2015年5月第一家芯片企业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落户以来,经过10年培育,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合肥新站高新区聚焦产业重大关键“卡点”,串点连线,以创新助力芯片应用国产化。

2.jpg

晶合集成车间天车系统。王媛媛 摄

努力补齐产业链“拼图”

据台湾鋐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明杰介绍,鋐棋(合肥)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半导体高端精密耗材研发与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在国内实现半导体核心零部件的本土化生产与创新突破。

项目从首次洽谈到正式签约仅用时3个月,再一次上演“合肥速度”。“主要产品包括半导体设备中的关键耗材,如shower head(气体分布盘)和lamp housing(灯罩组件),广泛应用于先进制程工艺。未来,鋐棋科技将成为国内少数能够量产5纳米先进制程核心零部件的企业之一,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制造水平。”鋐棋(合肥)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帅说。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主要光刻、蚀刻、薄膜、扩散等先进制程以及RTP(快速热处理)设备核心零部件等耗材制造。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半导体设备关键耗材国产化替代,以降低对国外供应链的依赖,保障产业链安全。

“从设计、制造,再到封装、测试,新站高新区目前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布局。该项目投产后,又将补上半导体产业供应链一块短板。”合肥新站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全链协同育“芯”成势

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类似建筑材料、设计蓝图、成品房屋之间的关系,半导体是基础材料,集成电路是基于该材料将电子元件集成化的技术,而芯片则是集成电路封装后的最终应用单元,三者形成从材料到产品的完整链条。

进入2025年,中国半导体产业独立自主的进程正以“成熟制程规模化、设备材料国产化、高端技术突破”为核心主线加速推进,合肥新站高新区也在与时间“抢跑”——最近一个多月,已有3个泛半导体项目落户,除了鋐棋科技,8月29日苏州新施诺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半导体自动物料搬送系统签约,10月9日主要用于投资半导体显示设备包装材料生产及搬运安装服务的深合智联项目落户。

合肥新站高新区,与半导体产业的“结缘”,始于2015年晶合集成落地,或者说“火苗”在牵手京东方的时候便已点燃。依托家电产业,该区深耕新型显示产业;有了新型显示产业,再培育集成电路产业,通过10年时间形成特色特鲜明的显示半导体产业集群。

截至目前,该区已有3家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分别是集成电路高端先进封装测试服务商汇成股份、国产晶圆代工龙头晶合集成、国产显示驱动芯片封测龙头颀中科技。

更难能可贵的是,该区已形成设计、材料、核心制造、下游封装及智能终端的完整产业链。设计领域,聚集奕斯伟计算、瑞昱、炬芯、捷达等企业,产品涵盖显示驱动芯片、触控芯片、固态硬盘驱动芯片、时序控制芯片等;制造领域,晶合集成在晶圆代工领域位居全球前九、国内第三,2025年底12英寸硅基晶圆代工月产能将超15万片,未来9期总规划月产能将达100万片;封测领域,新汇成、颀中科技是国内具备12英寸晶圆全制程封装测试能力的龙头企业;设备材料及服务领域,集聚欣奕华、至纯、新阳、芯科、升滕、台湾锋魁、韩国威迈、恒坤等一大批配套企业。

“国内半导体产业目前处于爬坡阶段,国产替代是坚定的方向。我们吸引更多的上下游企业落地,全链协同,提高本地配套率,形成良好产业生态。”合肥新站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局长杨涛告诉记者。

在他看来,半导体产业的聚链成势,得益于全区持续做强链主企业、做深产业配套、做实应用场景,瞄准产业前沿方向、发展趋势、市场趋势、技术创新方向,深化与龙头企业战略合作,持续引领产业能级跃迁。

蹚出一套产业崛起新打法

如今,“芯屏汽合”已成为合肥新的产业地标。截至 2024 年底,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总数已超过 400 家,从业人员达3万余人,构建覆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设备材料的完整产业链,并涌现出多个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被誉为“最牛风投城市”,合肥的产业崛起与政府招商引资的前瞻布局不无关系。单就集成电路产业分析,合肥高新区起步于设计环节,合肥经开区重点布局终端产品,合肥新站高新区则以晶圆制造起步。

“同处一个产业链条,三者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合作,但又各具特色。”杨涛认为,从招引京东方开始,合肥新站高新区在产业发展中就坚持一套打法:找准方向、招引龙头企业、打造全产业链。而这个方向,就是“制造底座”。

合肥新站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进一步称,从产业链协同发展来看,如果上下游企业集聚在一起,“沟通更加便捷,合作更加紧密,更有助于快速应对国际局势的变化”。

一个产业的崛起,一定是“有为政府”与“有效企业”双向奔赴的结果。

1.jpg

合肥新站高新区俯瞰图。 王媛媛 摄

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采购协理简瑞荣常住合肥多年。他认为,合肥新站高新区在产业布局中的这套打法,至少在4个方面有显而易见的积极效应:快速解决产业链向上跃升中的一部分“卡脖子”难题;供应链在地化解决物流成本和供货周期问题,助力龙头企业降本增效;外资、台资配套企业带着技术入驻,间接驱动链主企业核心产品关键零组件再优化;“呼朋引伴”,带动更多台资企业到合肥投资,在细分赛道再培育“龙头”。

首次来合肥投资的台湾永康精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士文说:“在与政府洽谈的过程中,那些超越常规的服务细节,更让我们坚定了落户的决心。在我们对接初期,针对企业关心的各項问题与疑虑,相关部门主动拿出具体方案。这种‘点单式服务、吹哨式响应’的作风,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把难办的事办成’的诚意。”

透过半导体产业的这扇窗,合肥新站高新区为答好“创新之问”提供样板。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