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正值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开展70周年之际,国家层面正式启动“农本+农险”联合调查。
2024年,《安徽省“农本+农险”联合调查工作实施方案》印发施行,全省建立57个农产品成本联合调查站,确定167名联合调查员和513个联合调查户,实现3大主粮主产县联合调查全覆盖。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价格成本调查监审局、国元保险安徽分公司以调研形式深入江淮大地田间地头,入户摸底,走访慰问,持续推进“农本+农险”工作走深走实。
9月16日至17日,记者跟随调研组来到凤阳县、寿县,见微知著,一探“农本+农险”联合调查工作的目的、成效、意义。
联合调查守护国家粮食安全
9月16日上午11时许,在凤阳县殷涧镇青山村种粮大户宋国民的稻田边,调研组详细查看他种植的300余亩中籼稻长势,了解水稻种植成本与价格预期。
“估计还有10来天就能收割,今年长势是近3年最好的,化肥农药这几年价格也比较稳定,整体收益肯定比去年好。”宋国民心里装着一本账——去年中籼稻亩均产量450公斤,每亩产值1100元,总成本980.61元,净利润119.39元;今年亩产超过1000斤,总成本平稳略降,预计一亩田的净收益比去年多上几十块钱。
与凤阳同处淮河流域的寿县也是安徽粮食主产县。“现在种地很轻松,有忙有闲,又能照顾家人,比在外地打工强太多了。”9月17日上午,气温适宜,安丰镇谷贝村“80后”新农人李方迅正在指挥无人机给地里成片的中籼稻,喷洒收获前的最后一次农药。
无论是种田“老把式”宋国民,还是新农人李方迅,都是“农本+农险”联合调查户。在言谈中,他俩所提及的“收益好”“种地轻松”,都在彰显安徽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高。
这也是“农本+农险”联合调查最直接的目的。“‘农本+农险’联合调查是发展改革部门和农业保险公司共同搭建的服务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的新平台。借助农险公司完善的服务网络以及与农户经常打交道的黏性,有利于成本调查工作增点扩面、协同发力,实现1加1大于2的效应。”省发展改革委价格成本调查监审局副局长洪霞说。
“农本+农险”联合调查通过对农业生产中的种植养殖成本进行科学统计分析,经由县、市、省到国家层面逐级审核汇总,形成系统可靠的数据。这些不起眼的数据,为制定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格、目标价格、农业补贴、农业保险等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从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精准服务三农有了数据支撑
农产品成本联合调查站的设立,是推进“农本+农险”联合调查落地的关键举措。
凤阳县“农本+农险”联合调查站设立在国元保险刘府营销服务部,2024年5月挂牌完成,现有农调员6人、调查户12个,主要调查品种为中籼稻、肉牛。宋国民即调查户之一,联合调查站为其发放了《安徽省种植业农产品成本调查记账簿》,一年四季,农业生产中的每一项成本支出,他都细致地在账簿上记录,做到了“簿上有据 心中有数”。
据国元保险滁州中心支公司农险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该市完成7个县(市、区)联合调查品种确定、7个联合调查站建设、24名联合调查员及66户调查户新增工作,实现午秋两季小麦、中籼稻数据收集登记,并启动凤阳县肉牛成本联合调查。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完善市发展改革部门与国元保险之间的联动机制,完成18户小麦联合调查数据采集上报,优化调查样本结构,强化调查站维护与人员培训,推动工作从“基础建设”向“质量提升”转变。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数据采集与验证方面,滁州市实现从“单一来源”到“多维保障”——多元化数据收集,突破仅依赖当年农调户数据的局限,通过“农调户历史经营情况访谈+官方统计数据比对+周边农户走访”的方式,全面掌握农业生产信息。例如在小麦成本调查中,结合当地统计局公布的亩均产量数据,验证农调户上报数据的合理性,确保信息全面性;完善数据溯源机制,在小麦调查中,对播种、施肥、收割等关键环节进行记录存档,与农调户填写的数据相互印证,通过溯源材料及时修正,极大提升数据可信度。
“‘农本+农险’调查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服务农户,国元保险市县分支机构始终要把‘农户满意’作为衡量标准。无论是培训调查户、协助记账,还是反馈问题,都要站在农户角度考量。”国元保险安徽分公司农险部副总经理张启人说。
今年是安徽扎实推进“农本+农险”联合调查工作的第二年,从全省看,上报的数据在时效和质量上都有所提升,农调户已经基本完成从“要我记”向“我要记”的转变,做到“为国记账,为己理财”。
农本农险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始于1953年,调查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1600多个县,调查品种覆盖粮油肉蛋奶果蔬以及棉花、糖料等主要农副产品,是了解我国农业生产效益最主要、最权威的渠道。
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大幕拉开,“三农”工作迎来新的课题,“农本+农险”联合调查就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又一创新举措。
李方迅告诉记者,他以前在上海和人合伙办工程公司,看似光鲜亮丽,费神费力一年下来实际上赚不到几个钱,“2020年回乡承包了825亩地,麦稻两季纯收益超过30万元”。
在“种好地、记好账”的基础上,他还谋划着,增加仓储、烘干、农产品加工设备,向产业链下游进军,带动更多像他一样的新农人投身乡村振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种了半辈子田的宋国民尝到了记账的甜头后,也思索着扩大种植规模。
他们的想法,也是“农本+农险”联合调查工作需要发力的方向。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接下来,全省‘农本+农险’联合调查将在做深做实主粮领域联合调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向特色农产品拓展和延伸,围绕‘土特产’做文章,让农民得实惠,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洪霞说。
成本牵系民生,保险事关安全。多维度推进“农本+农险”联合调查工作走深走实,正是安徽持续推进江淮粮仓建设、坚决扛牢粮食保供责任的生动注脚。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