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频道 > 乡镇传真 > 正文

舒城县:党建引领拓宽产业路

2025-05-23 16:17:37 来源:   编辑:曹凌   

丰富居民“菜篮子”,让新鲜菜品源源不断上市。近年来,舒城县城关镇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持续发挥蔬菜专业生产优势,大力发展高效精品蔬菜,不断拓宽“产业兴村”“富民强村”路子。

初夏时节,晨曦微露。发往合肥、安庆等运输车辆早早停靠在舒中村蔬菜基地。“入夏以来,蔬菜长势迅猛,各类蔬菜陆续进入采摘旺期。我承包了40亩,现在每天采摘各类蔬菜4500斤左右,今年蔬菜产量高。”胡学兵喜上眉梢说,每天都有客户订单。不久前,村里把基地道路重新整修了,现在晚上采摘、早上装车,既安全又方便。车辆进出顺畅,不再颠簸,减少瓜果运输损伤。

今年4月,舒中村在开展“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重点解决群众期盼和生产难题,对蔬菜基地部分基础进行提升。截至5月上旬,完成蔬菜大棚基地主干道宽3.5米、长520米,以及蔬菜大棚基地内部路宽2米、长300米水泥硬化,解决了坑洼不平、雨天泥泞状况,并打通了蔬菜基地内外循环。实施蔬菜基地“亮化工程”,先后安装81盏太阳能路灯,解决群众晚间生产和生活照明问题。

大棚蔬菜长得怎么样?“战三夏”,蔬菜管理成关键。近日,村党支部书记林绪胜多次走进基地,察看大农户蔬菜长势。林绪胜与菜农张俊宏一边察看番茄挂果和生长情况,一边提醒张俊宏,这个时候千万不能疏忽,还要加大棚内蔬菜监管。“书记,您放心,这哪能有丝毫说不呢。你看,番茄全部挂满了,瓠子又大又嫩。都快成熟了。”张俊宏指着番茄,胸有成竹。

让蔬菜产业成为富民强村产业。近年来,舒中村立足传统产业和资源禀赋优势,做大“一村一品”蛋糕。在充分尊重民意基础上,先后迁移坟茔700多冢、清理沟渠800米。并争取250万元项目资金,盘活了村集体闲置资源,实施原汪圩集中连片的80多亩沼泽荒地改造,并结合抗灾能力与生产便利性,建成了130个标准化蔬菜大棚,建设了机耕路、排水沟渠、自动灌溉系统,优化了蔬菜增产有关配套措施。

眼下,瓜果蔬菜进入采摘旺季。大棚里的黄瓜、瓠瓜、丝瓜、茄子、西红柿等长势吸睛,绿意盎然,蔬果挂枝,工人忙碌,与“三夏”的火热交相辉映。“基地管理常年需雇人工,高峰期每天20多人,都优先吸纳本村村民,平均每天都能挣70元以上。居家农民多了一条增收路径。”林绪胜表示,大棚蔬菜基地租金收入,采取村集体投资占51%、农户土地入股占49%。

从荒草丛生到“满眼绿、满地青”。舒中村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为产业乡村注入了源头活水。“田园会”“小板凳会”上聚民意,“菜篮子”工程与党员干部服务深度融合,群众稳定增收、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风景美丽,丰景增收,为乡村产业振兴写上鲜活注脚。

(郭登安   刘国洋)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