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程园丽,合肥市行知实验中学数学教师、班主任。
教育感言:教育的真谛,就是看见生命!
教育需要更多的“看见”
——读《巨流河》有感
寒假读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正好赶上春节档热播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突然我就在书籍与电影的世界中找到了触动心弦的灵感和素材。这样的两部作品,它们以不同的形式,都在展现人性的坚韧与成长的力量。
一、关于成长
齐邦媛先生在《巨流河》中谈到自己的成长经历,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哪吒,因魔丸转世而被世人误解,但他却从未放弃过对自我的救赎和对正义的追求。是的,成长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而在挫折与困难面前,我们能够保持内心的善良与正义,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从挑战中汲取力量,保持坚韧与乐观,这些应是我们所应追求的。
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学生正视自己的不足,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帮助他们在逆境中成长。日常教育中有很多契机,“十一”过后的一次班会课,我就见证了一位学生的蜕变和成长。
“十一假期我被爸爸送去了云南一个偏远的山窝窝里参加了《变形记》”,黄bw同学站在讲台中央开始了他的“救赎”分享。“其中一项变形就是给农场主收割玉米,工费是12块钱一小时,对,你没听错,是12块钱,上午劳动了两小时,对我来说像是过了一个世纪,我累的已经站不住了,还要继续手剥那个玉米粒,一粒一粒的从玉米棒上剥下来,十指磨出了好几个血泡,终于我拿到人生的第一桶金——24块钱……,以前我总觉得学习很苦,在家蛮横霸道,爸妈做的饭菜不想吃就点外卖,还动不动就发火,到了大山里我才知道父母的辛苦和自己有多幸福,以前还总是不知足……”
看着眼前这个泣不成声的七尺男儿和鸦雀无声低下头去的台下学生,我瞬间泪目了……这个大家口中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或许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样,他的内心还是很柔软的,是一个很有感知力的孩子,心里突然就与他产生了很深的连接,我看到了他在蜕变,这一次他能克服重重困难,就是在他自己的“逆境”中求生长,一个人看清自己并承认自己的不足,这需要很大的勇气,这和《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哪吒,有异曲同工之处。我带头给他鼓起了掌,一时间班级里掌声不息……
二、关于信念
齐邦媛先生一生坚持着对文学艺术的热爱,这种执着让她能够在全球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始终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定;同样,《哪吒之魔童闹海》里的主人公也从未放弃过成为英雄的梦想。对于正值初中的青少年来说,拥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信念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明白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关于包容
《巨流河》里提到:“历史是由无数个个体组成的。”每一个人都有着独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怀有包容的心态,也要有容错的度量,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因材施教,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包容心态,学会理解和接纳身边人不同的观点和想法。
《巨流河》中的张大飞,是一个被时代洪流裹挟的年轻人。他的命运让我想起哪吒,那个一出生就被贴上“魔丸”标签的孩子。在我们的实际教育生活中,又有多少“张大飞”和“哪吒”,他们或许成绩不佳,或许性格叛逆,或许行为乖张,但我们是否能像太乙真人那样,始终相信每个孩子内心都有向善的种子?是否能像齐邦媛先生那样,在战火纷飞中依然坚持用文学滋养学生的心灵?
在《巨流河》中,我看到了教育最动人的力量。齐先生笔下的师生情谊,让我想起哪吒与太乙真人的关系。真正的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心灵的对话与精神的传承。就像太乙真人用混天绫和乾坤圈引导哪吒控制自己的力量,齐先生也用文学的力量,帮助学生在动荡年代中找到精神的支点。这种教育,超越了功利的分数追求,直指人心。
教育的终极使命,是让每个生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哪吒最终明白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真谛,而《巨流河》中的师生们也在战火中守护着精神的火种。这让我想到,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帮助他们找到自我,认识自我,成就自我。每一个“魔童”都可能是未觉醒的“灵童”,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像太乙真人那样,用耐心和智慧去等待花开。
教育不是改造,而是唤醒;不是压制,而是解放。在这个充满偏见与成见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像太乙真人那样的教育者,用爱与智慧,帮助每一个“哪吒”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这或许就是《巨流河》与《哪吒之魔童闹海》带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教育的真谛,就是看见生命,用生命影响生命,让每个生命都能绽放独特的光芒。
《巨流河》简介:巨流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被称为辽宁百姓的“母亲河”。这条河古代称句骊河,现在称辽河,清代称巨流河。当地淳朴百姓仍沿用着清代巨流河之名。《巨流河》的记述,从长城外的“巨流河”开始,到台湾南端恒春的“哑口海”结束……作者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民国初年的留德热血青年,九一八事变前的东北维新派,毕生憾恨围绕着巨流河功败垂成的一战,渡不过的巨流像现实中的严寒,外交和革新思想皆困冻于此,从此开始了东北终至波及整个中国的近代苦难。作者的一生,正是整个二十世纪颠沛流离的缩影。
这是一部反映中国近代苦难的家族记忆史;一部过渡新旧时代冲突的女性奋斗史;一部台湾文学走入西方世界的大事纪;一部用生命书写壮阔幽微的天籁诗篇!
新闻链接: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合肥市行知实验中学秉承“书香育人、以文化人”的书香校园理念,营造“领导带头学,老师主动学,学生喜欢学,家长参与学”的学习氛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泓清泉不断拓宽校园的阅读之路、师生的成长之路和学校的发展之路,打造行知实验清新、愉悦、典雅的育人生态。
春风拂卷,墨韵流芳。在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之际,合肥市行知实验中学以书香为纽带,举办了教师读书心得分享活动。书籍,是文明的火种,亦是心灵的舟楫。从经典著作的智慧启迪,到教育实践的躬身反哺,一字一句皆是师者深耕的注脚。愿这场分享成为思想的涟漪,让阅读的力量在校园蔓延,让教育的温度随文字抵达更远的地方。
让我们一起聆听师者之声,赴一场关于成长、热爱与传承的对话。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