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许明明,中共党员,合肥市行知实验中学九年级体育教师、班主任,瑶海区足球优秀裁判员。
教育感言:要想学生之所想,教学生之所需,放下架子,少一些成人的标准,多一些与孩子平等的沟通。
心怀敬畏,奏响生命的赞歌
——读《史怀哲传》有感
在阅读《史怀哲传》之前,我对阿尔贝特·史怀哲这个名字仅有模糊的印象,而当我真正翻开这本书,走进他波澜壮阔又充满温情的一生时,我才明白,这是一次与伟大灵魂的深度对话,一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寻。
史怀哲的成长环境为他日后的伟大奠定了基础。他出生于一个充满人文气息与宗教氛围的家庭,这种环境赋予了他善良、悲悯的天性,以及对知识和精神世界的不懈追求。从小,他便在音乐、哲学、神学等领域展现出非凡的天赋与浓厚的兴趣,本可以在这些领域轻松地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过上优渥的生活。然而,一封来自非洲的传教士信件,像一道闪电划过他平静的生活,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非洲大陆上人们所遭受的苦难、疾病的肆虐、医疗资源的极度匮乏,深深刺痛了史怀哲的心。他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学习医学,前往非洲救助那些深陷困境的生命。这一决定意味着他要放弃已经取得的成就,从头开始,面对未知的艰难险阻。但他没有丝毫犹豫,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在30岁时成功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踏上了前往非洲的征程。
初到非洲的兰巴雷内,史怀哲面临的是难以想象的困难。简陋的医疗条件、恶劣的自然环境、匮乏的物资,还有各种致命的热带疾病。但他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而是凭借着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一点点地建立起丛林诊所。他亲自搭建房屋、制作医疗器械,用有限的资源为当地的病人提供尽可能的帮助。他不仅是一位医生,更是一位全能的战士,与疾病、贫穷、愚昧进行着顽强的斗争。
在史怀哲的眼中,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而珍贵的,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他倡导“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认为所有的生命都拥有内在的价值,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每一个生命。这种思想贯穿于他的一生,体现在他的每一个行动中。他对待病人,无论贫富、贵贱,都一视同仁,给予他们最温暖的关怀和最精心的治疗。他为了救助病人,常常不顾自己的安危,在危险的环境中奔波忙碌。他的这种无私奉献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深深地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也让他成为了非洲人民心中的希望之光。
史怀哲的一生,不仅仅是在救死扶伤,更是在传播爱与和平的理念。他在非洲的丛林中,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人道主义的真谛。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让我们明白,生命的意义不在于追求个人的名利和享受,而在于对他人、对社会的奉献。他的“敬畏生命”思想,也为我们当今社会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在这个物欲横流、人与自然矛盾日益尖锐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惜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形式,与自然和谐相处。
合上《史怀哲传》,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史怀哲的形象在我心中变得无比高大,他就像一座灯塔,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他让我明白,一个人的力量虽然渺小,但只要心怀敬畏,怀揣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他人的关怀,就能够创造出不平凡的价值。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史怀哲为榜样,努力让自己的生命也能像他一样,绽放出温暖而明亮的光芒,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爱与希望。
《史怀哲传——唯独这样的人》简介:作为20世纪“伟人中的伟人”,阿尔伯特·史怀哲既是一个卓越的思想家,也是一个虔诚的信仰者和伟大的行动家。他在青年时代就拥有哲学、神学和医学三个博士学位,同时又是一个杰出的管风琴演奏家和巴赫研究家。史怀哲这个名字几乎已成了“人类爱”的代名词。在年少的时候,他便被非洲人民的苦难所震撼,因此,21岁时他立下志向:30岁之前为学术和艺术而活,30岁之后为直接服务于人而活。1953年10月,因为对人类自由与和平的热爱,以及在为非洲人民服务上所表现的自我牺牲精神,史怀哲获得了1952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史怀哲传》以丰富细腻的文笔,真诚地讲述了史怀哲伟大而传奇的一生,对于我们每个活着的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引导作用。
新闻链接: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合肥市行知实验中学秉承“书香育人、以文化人”的书香校园理念,营造“领导带头学,老师主动学,学生喜欢学,家长参与学”的学习氛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泓清泉不断拓宽校园的阅读之路、师生的成长之路和学校的发展之路,打造行知实验清新、愉悦、典雅的育人生态。
春风拂卷,墨韵流芳。在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之际,合肥市行知实验中学以书香为纽带,举办了教师读书心得分享活动。书籍,是文明的火种,亦是心灵的舟楫。从经典著作的智慧启迪,到教育实践的躬身反哺,一字一句皆是师者深耕的注脚。愿这场分享成为思想的涟漪,让阅读的力量在校园蔓延,让教育的温度随文字抵达更远的地方。
让我们一起聆听师者之声,赴一场关于成长、热爱与传承的对话。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