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倪怡 曹开发)近日,宁国市法院成功调解一起因特种设备检测资质取得时间问题引发的合作投资纠纷。承办法官精准把握法律精神,通过深入剖析和耐心调解,最终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庭外和解,原告主动撤诉。以柔性司法的方式维护了商业合作的稳定性与持续性,为市场主体营造了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彰显了司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
2022年9月,李某与某设备公司签订了《合作利润分红协议》。协议约定,李某出资200万元,双方长期合作。协议中一项关键条款规定:若某设备公司在2022年12月31日前仍不能取得特种设备检测证书,则协议终止,某设备公司需全额返还出资。截至约定日期,某设备公司已成功取得五项关键证书,但最后一项证书因审批流程原因,比约定时间晚十余天方才取得。2025年3月,李某以条件成就为由,诉至法院,要求终止协议并返还全部出资200万元。某设备公司则抗辩认为,该条款属于约定解除权,李某的请求权已超过一年的除斥期间。
受理该案后,承办法官认为,若此案简单判决,可能导致双方合作关系彻底破裂,甚至引发后续执行难题,增加双方诉累。为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承办法官决定将工作重心放在调解上,并未局限于双方关于解除权除斥期间的程序性争论,而是深入探究案件本质。
承办法官从合同目的解释出发,以“背对背”与“换位思考”方式,分别与双方当事人进行多轮谈话,细致梳理案情、法律关系和可能出现的诉讼风险,耐心释明法理、情理与事理,引导双方从长远利益和合作基础出发重建信任。在承办法官的不懈努力下,双方当事人逐渐从对立走向共识,最终在庭外达成了和解协议。李某主动向法院申请撤回起诉,此次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下一步,宁国市法院将继续秉持善意文明、审慎灵活的司法理念,以高效的司法实践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