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罗婧雯 钱光亚 曹开发)近日,合工大宣城校区管理学院调研家训文化实践团队踏上了歙县的土地,奔赴廉洁三示教育基地,探寻廉洁文化的深厚脉络,传承清正家风的精神火种。“廉”是什么?有人说:“水清见鱼影,心清知德行。”这一行,像是一场与历史、与当下、与自我灵魂的对话,在古徽州的水土间,聆听“廉”的回响。
聆听:古徽州廉吏的家国情怀
在基地的讲解中,团队们走进了中国古代廉洁故事,尤其是当地官员两袖清风、为国为民的篇章,那是一段段鲜活的、能照亮历史夜空的精神传奇。
古徽州之地,山水灵秀,孕育出许多廉吏。展厅里,“清官篇”的灯箱次第亮起,6位宰相、6位尚书、7位名臣的事迹如连环画般展开。有官员在任时,面对百姓疾苦,常轻车简从,深入田间地头,察民生、解民忧。他们不取百姓一针一线,俸禄之外,绝无私财,家中妻儿,亦随其过着简朴生活。程国祥,明朝重臣,歙县古关人,一生布衣素食,两袖清风,深受百姓爱戴。程国祥年幼时家境贫寒,后偶遇一位教书先生,终于得到了读书的机会。有志者事竟成,不数年,程国祥凭借自己的知识才干,官至东阁大学士,但他仍坚守初心,不改清廉本色。告老还乡时行囊空空,几无余产,逝世后家中竟不能举火为炊,真正诠释了“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
警醒:贪腐案例中的沉重叩问
在参观行程里,那些近几年来贪污受贿的典型案例,像是一记记重锤,敲在该团队的心上,带来强烈的警示。
展厅中,曾经的官员,他们也曾有过初心,有过为百姓谋福祉的抱负,却在权力与利益的诱惑里,一步步迷失。有的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收受贿赂,为不法商人大开方便之门,将公共资源变成个人敛财的工具;有的沉迷于奢靡生活,背离廉洁操守,在纸醉金迷中忘却了为官的使命与责任。
看着那些因贪腐而陷入囹圄的案例,队员们看到的是个人的堕落、家庭的破碎,更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损害、对百姓信任的辜负。曾经的他们,站在权力岗位,本可成为百姓的“遮雨伞”“引路人”,却因贪欲,沦为欲望的囚徒。这些案例,以惨痛的现实,揭示了突破 “法律底线、纪律红线” 的严重后果,同时也是关乎个人命运、社会稳定的“生命线”。
汲取:正向精神力量的滋养与践行
“廉”的精神内涵,在这一天的参观里,变得愈发清晰:它是对自我的严格约束,是面对诱惑时的清醒自持;是对百姓的拳拳之心,以民为本,想百姓所想,解百姓所难;是对家国的责任担当,将个人作为融入社会发展、国家兴盛的大局,不为私利,只为公义;是一种文化传承,从历史中走来,要向未来走去,成为社会风气的正向引领。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