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频道 > 网评 > 正文

绿水青山映初心,绘就发展新画卷

2025-10-30 01:03:18 来源:   编辑:曹凌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二十年来,在这一科学理念的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党员干部当牢记嘱托,以坚定信念和有力行动赓续“两山”理论,用生态保护的坚守、机制创新的智慧、产业转型的突破,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在神州大地铺展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崭新画卷。

以生态保护夯基,凝聚绿色共识,稳固高质量发展底盘。生态之美,是普惠全民的公共福祉,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盘。要让绿水青山永续滋养民生,首要之务便是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坐标,让绿色发展的共识穿透认知壁垒,成为全社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动自觉。广大基层干部作为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守护者,正是凝聚共识的关键纽带,要善于以百姓听得懂的乡音、看得见的故事为笔,将宏大的生态理念绘进田间地头、融入市井烟火,细数生态修复后重现的碧海蓝天,算清绿色产业带来的增收账本,让生态保护的紧迫性与长远红利具象可感,唤醒群众的参与热情,推动认知从“理解支持”向“主动投身”跨越。同时自身率先垂范,深悟“两山”理念的深层逻辑,将对生态的考量嵌入每一次决策、每一项工作,带动群众紧随其后,让守护绿水青山成为街头巷尾的共同约定,让绿色发展的新风尚,在全社会的同心共行中蔚然成风。

借机制创新赋能,优化治理体系,筑牢高质量发展保障。生态保护的长效化、价值化,离不开科学的制度设计和长效的治理机制的坚实保障。为此必须勇于突破传统路径依赖,以改革创新精神打通“两山|”理论落地生效的制度通道。一要善做“多元共治”的编织者,跳出“大包大揽”的旧思路,创新构建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搭建平台、创设载体,激发市场活力,鼓励公众监督,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生态保护大格局。二要勇做“价值转化”的开拓者,积极探索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将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秀美的风光等转化成资产,让保护者获益、受益者付费,破解“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的困境。三要敢做“刚性约束”的守护者,创新和法治如同车之双轮、鸟之两翼,在保护利用生态环境的同时更要严格落实生态环保责任制,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责任追究制度,对任何逾越红线的行为“零容忍”,确保生态制度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通过这番机制性的重塑与开拓,铸就泽被长远的坚实保障。

用产业转型突围,立足本地实际,标定高质量发展路径。在坚实的生态基础上,如何将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秀美的风光转化成支撑长远发展的动能?因地制宜进行产业转型是关键。广大党员干部在这场关于理念、能力和担当的深刻变革中当勇为“转型领航人”,既要俯身调研,深入田间地头、山林河湖摸清本地生态资源禀赋,在青山间探寻商机、在碧水间谋求突破,又要抬头观势谋局,分析现有产业优势与短板,精准掌握群众在就业、增收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在生态所能和民生所需的交汇点上找准特色发展赛道。在此过程中将每一项决策都锚定“生态不降级、发展高质量”的底线,将每一步推进都紧扣“群众得实惠、产业能长效”的发展目标。以“钉钉子”精神持续破解转型中的机制障碍和要素瓶颈,用“绣花功”做好产业文章,在精准施策中提升发展质效。如此方能将生态画卷徐徐铺展为富民长卷,让高质量发展的脚步踏得更稳、走得更远。

(柯晓)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