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徘徊,总有一些日子,因其承载的厚重意义而熠熠生辉。今年9月3日,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即将震撼上演,这不仅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庄严纪念,更是一次向世界展示我国国防力量与民族精神的绝佳契机。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给野寨中学新考取军校同学们的回信,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青年投身国防的道路,深刻诠释了“崇文尚武、热爱国防”的时代内涵。
回顾往昔,中国的抗战历史是一部血与泪交织的壮丽史诗。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中华儿女便踏上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征程。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用热血和生命捍卫着祖国的尊严。无论是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还是百团大战沉重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都彰显了中国军民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而即将举行的阅兵仪式,正是对这段光辉历史的深情回望。通过展示先进的武器装备、威武的受阅方队,我们向那些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英勇牺牲的先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铭记他们为捍卫和平所付出的巨大代价。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全体国民的一次深刻教育,让我们明白和平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倍加珍惜与守护。
习近平总书记给野寨中学同学们的回信,为当代青年指引了前行的方向。野寨中学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国防教育特色鲜明。今年,该校有众多学生报考军校,展现出强烈的从军报国之志。总书记在回信中鼓励同学们铸牢忠诚品格,刻苦学习训练,锤炼过硬作风,努力成长为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贡献力量。这不仅是对野寨中学新考取军校同学们的殷切期望,更是对全体青年的召唤。在当今时代,“崇文”与“尚武”并非彼此孤立,而是相辅相成。“崇文”意味着重视知识的积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而“尚武”并非崇尚暴力,而是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强烈的爱国情怀和保家卫国的担当精神。只有将“崇文”与“尚武”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有强大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的新时代青年。
展望未来,国防建设任重而道远。随着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我们面临的安全挑战日益复杂多样。从传统的领土主权争端,到非传统领域的网络安全、太空安全等,都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国防力量,提升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广大青年肩负着重要使命。他们是国防事业的新鲜血液,是实现强军目标的重要力量。一方面,国家应继续加大对国防教育的投入,创新教育形式和内容,激发更多青年热爱国防、投身国防的热情。例如,通过开展国防知识竞赛、军事体验活动等,让国防教育走进校园、走进社区,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军队院校要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体系,加强对军事人才的培养,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输送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同时,社会各界也应积极营造关心国防、支持国防的良好氛围,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在9月3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期待阅兵仪式的盛大举行,感受祖国国防力量的强大。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为指引,传承和弘扬“崇文尚武、热爱国防”的优良传统,让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成为国防事业的坚定守护者。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筑起坚不可摧的国防长城,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国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
(李超)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