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要求进一步落实到位。作风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亦非一时一事之务,而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是一场没有硝烟、永不停歇的战斗。乡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的作风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威信,决定着政策落地的“最后一米”能否打通。
作风是基层治理的“晴雨表”。乡镇干部的办公桌连着田间地头,言谈举止映照着党的初心。群众评价干部,看的不是汇报材料写得有多漂亮,而是自家的低保有没有及时到账、门前的泥巴路何时能硬化、矛盾纠纷能不能有人真心管。作风问题本质是党群关系问题,基层干部的“脚下泥”有多厚,群众的“心窝子”就有多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对基层而言,就是要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为民服务”四个字从墙上的标语变成田间地头的实践。
自我革命要在“事上磨”。基层干部的自我革命,从来不是抽象的“修身养性”,而是具体的“事上炼心”。在防汛救灾现场,有的乡镇干部跳进齐腰深的洪水里转移群众,手机泡坏了却笑着说“人安全就好”。作风的锤炼,往往发生在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的时刻,体现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过程中。推进自我革命,一是割除“等靠要”思想,面对产业发展瓶颈,不等政策“喂到嘴边”,而是主动学习电商直播、研学农业等新路子;二是根治“差不多”心态,办理低保核查时多走一户、测量宅基地时多量一尺,让惠民政策精准滴灌;三是打破“老经验”依赖,在矛盾调解中既要用“土办法”拉近距离,也要懂“新规矩”依法办事。
长效机制筑牢“防火墙”。作风建设既要靠自觉,更要靠制度。必须把制度笼子扎得更紧,让“软约束”变成“硬杠杠”。乡镇干部既是政策的执行者,更是群众的勤务员。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最终要落实到“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目标上。每一次入户走访的耐心倾听,每一次矛盾调解的公正处置,每一次项目推进的廉洁自律,都是基层干部践行自我革命的生动注脚。唯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作风建设的成效转化为治理效能,才能让党的旗帜在基层高高飘扬,让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在广袤乡村落地生根。
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 “而今迈步从头越” 的豪迈气概,“敢教日月换新天” 的昂扬斗志,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以优良作风汇聚奋进力量,以自我革命精神书写新的辉煌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让我们以作风建设之笔,饱蘸为民服务的深情,绘就全面从严治党的崭新画卷,向着光明未来阔步前行。
(郭颜)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