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星教育 > 美文赏析 > 正文

青瓦上的烽火

2025-11-10 09:54:05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孙晓帆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想起了十年前为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时,我曾参与全国各省人民出版社共同编撰的《中国抗日战争全景录》(25卷)和《宣传画里的中国抗战》(3卷)的编辑往事,总想写点什么,一直没有缘由。

7月18日,我的大学同学方亚光来合肥,告知我他近几年在家乡歙县五渡村驻村任第一书记 ,协助党委、政府筹建了抗日女英烈纪念馆。他拿出《五渡三载》和《五渡三馆与五渡影像》两本书出来,当我看到抗战女英烈方璧照片时,此前一个从未听过的名字,就在这个炎炎夏日的静谧夜晚,渐渐地鲜活起来。这个眉眼清秀的徽州女子为什么牺牲在晋中大地?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为什么给予高度赞扬?亚光同学阔别家乡40余载为什么自愿回去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呢?难道仅仅是“渐老念乡国”的情怀,还是其他什么样的动因?这个念头和拷问,一直盘桓在我心里,和同学老大莫欣(原安徽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沟通后,他也有这个浓烈的疑问,都想去探寻一下亚光同学“爱得深情的这片土地”,直到今年金秋十月我们终于成行。

10月22日,我们安师大历史系78级合肥同学一行11人,从合肥南站登上开往歙县北的高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将我们毫不费力地抛向黄山市腹地——歙县。方亚光同学早已在歙县北出站口等候,他依旧是旧时模样,只是眉宇间添了些许风霜与沉静。没有过多寒暄的话,只一句“欢迎合肥同学来歙县”。

半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了五渡村的排官自然村,亚光径直引我们去了他和同村人倾尽心血筹建的“方璧纪念馆”。这是一座徽式宅院(衍庆堂——方璧出生地),约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是方璧先祖在排官村建造的两座老宅之一,因大门漆色为褐,位置靠里,俗称“里黑门”。老宅修旧如旧,马头墙依旧高耸,门楼的砖雕依旧繁复,只是那里面供奉的,不再是族谱上的远祖,而是一位为着民族大义献出生命的年轻女儿,她像一把岁月的钥匙,为我们打开了徽州这本厚重史册中,一页被硝烟与血泪浸透的篇章。

纪念馆大厅矗立着方璧烈士铜像,以“八路军文艺战士,晋察冀抗日英雄”14个字总结了她短暂而闪耀的一生,全馆以“出生五渡就学浙沪、教书做工投身革命、奔赴延安抗大学习、模范社员巾帼英雄、青松不语忠魂不朽” 五个篇章和“方璧与亲人、方璧与战友、方璧作品、方璧居室和影像”五个专题 来展示方璧生平事迹,还原了她从江南闺秀到铁血战士的蜕变,展示了她在抗战期间平凡而感人的足迹。从中可以感受到作为方氏后人及其乡亲对这位歙县唯一奔赴延安巾帼先辈的缅怀之心和弘扬之意。

建馆以后,亚光有时间就一直义务担当红色引导员、讲解员。当大家循着亚光的事迹陈述,在方璧烈士的一幅幅图片、一件件旧物上停留时,我的目光久久停驻在一张已然泛黄的照片上。那是一个极年轻的八路军女兵,戴着军帽,眉眼清秀,笑意里还带着几分女学生气的文弱。图片下面是她年轻短暂的生平简介:

方璧(1915.7-1942.4.13),原名采琳,别名彩菱,女,歙县五渡村人。1938年5月,奔赴延安,先入抗大二分校,后到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从事文学和戏剧创作,同时兼做演员。先后创作小说《小玲子》、戏剧《街头小景》《一块去》等宣传抗日救国的文艺作品,并在战地演出《日出》等进步剧目。被军区政治部授予“模范社员”光荣称号。受到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的高度赞扬。

1942年4月13日,在山西崞县(今原平县)神岗头村执行任务时,被敌包围。突围中,为掩护战友,纵身跳下40米深的沟谷,壮烈牺牲。闻此噩耗,聂荣臻特发唁电哀悼。

方璧这张身着戎装的照片,是她从这粉墙黛瓦的温柔乡里走向烽火连天的北方,将青春与热血献给了那一片她未曾见过的、更为广袤而苦难的土地的历史见证。这时我忽然有一种奇异的联想:这古老的徽州,不仅有以程朱理学、“徽骆驼”精神闻名于世的,其气质仿佛是内向的、沉静的,甚至是有些固执的基因;而且它还存在另一种气质,一副刚烈的、决绝的、面向家国的情怀的赤热。

而今,作为方璧烈士同族侄孙的亚光同学从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退休后,毅然自愿从南京回到家乡,发挥专业特长,挖掘整理巾帼抗战英烈方璧的事迹,远赴山西重走英烈抗战路,查资料整理烈士生平介绍,协助歙县、北岸镇党委、政府修缮其故宅,已经有五年时光了,在方璧故居里不仅建立了方璧纪念馆,还建起了五渡村史馆、汪壁顾准展馆。现已成为歙县政德教育实践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五渡村也因此入选为黄山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主题党日基地。青瓦上的烽火使“红色五渡”声名远扬,红色遗迹和粉墙黛瓦交相辉映,已构成了一幅墨白徽韵、绿水红村的和美乡村画卷。

刘哲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上一篇:地铁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