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替换的小区物业公司不知出于什么考虑,把小区大门内的架空层收拾出来,摆上牌桌,装上节能灯,变成了一处特别的“老人乐园”,如今成了该小区最有烟火气的地方!
刚开始,来玩的多是相熟的邻居,玩的也只是下象棋等,棋子磕在桌子上的啪啪声,是这里最早的热闹。后来又搬来一张麻将桌,几个爱打麻将的人嗓门清亮地喊着“三缺一”,买菜路过的,接送孩子上学的,渐渐地都被这吆喝声勾了进来。人多了,棋牌室桌子就显得局促了,打麻将的“碰”“杠”声和下棋的争执声搅拌成一团。有一次,一老者的老花镜还被飞来的牌给蹭掉了,大家笑着说:“得扩大规模了。”
物业看大家玩得热乎,便增添了桌子和用具,并在墙角摆放了几盆绿植。重新布置那天,写毛笔字的老秦头特意制作了一块“乐聚轩”的牌匾挂在门口上方,并写了一副对联挂在门上。对联是“楚河汉界分高下,东南西北聚友邻”,横批是“乐在其中”。字里行间都是喜气。
现在的棋牌室,能同时摆开八张桌子,下午三点至傍晚七点永远是满座。这边象棋摊围着看棋的比下棋的还多,那边掼蛋的吆喝声能传到单元门门口,靠窗的角落总有人坐着聊天,连路过的人都忍不住探头:“这里咋那么热闹?”
棋牌室里最火的要数掼蛋了,十有八九都在玩这个。洗牌的沙沙声响像一串串流动的音符,把不同脾性的人都裹进这方寸之间,有欢笑也有较真,活脱脱一幅“性情图鉴”。
多数时候是松快的。李阿婆摸到一个同花顺,激动得手一抖,牌掉在地上,对面的老赵头笑着帮她捡起来:“别激动,好牌多着呢。”老张头出牌慢,老花镜滑到鼻尖上还在数着牌,对手等不及了,打趣说:“您这是在给我们讲授战术课呢。”
打牌输赢是常事,只图一乐是目的。牌局散了,大家凑在一起复盘,说的不是谁输赢多少,而是刚才那个“神来之笔”的配合有多妙。一老者总爱拍着大腿笑:“刚才那把,我先给堵死,咱们可就赢麻了!”哈哈哈,笑声充满全屋,飞向窗外。
但牌桌上从不缺较真的人。退休工程师老王和当仓库保管员的老郑头是老搭档,却常为出牌对错吵得脸红脖子粗:“我刚才出单张,你接牌却出对子,你和谁一伙的呀?”老王把牌往桌上一拍,额头的青筋都鼓了起来,“我有对子不出,留着给你吃吗?!”老郑头梗着脖子回嘴,手里的牌被捏得变了形。旁边人赶紧劝:“多大点事,谁能都出那么对呀?”可俩人谁也不肯让步,非要争个对错不可。有一次他们输了牌,老郑头嘟囔着指责对方:“本来是打对门的,你却和对方合伙欺负我一人,哪有这样打牌的?”生气了,第二天赌气不来打牌了。退休工程师老王的妻子知道后,把刚腌好的糖蒜端过来赔礼,老郑头才哼哧哼哧坐下:“今天咱可要好好打哈!”
老邻居们心里都明镜似的,较真的人未必在乎输赢。老王退休前是工程师,一辈子跟图纸打交道,讲究“丁是丁,卯是卯”,连出牌都要按花色排得整整齐齐;老郑头当了三十多年保管员,习惯了“分毫不能差”,出牌时总要掏出老花镜比对着瞅半天。那些在牌桌上较的劲,不过是把大半辈子的性子,原样搬到了牌局里,就像有人说的那样“牌桌上藏不住人,啥脾性都在牌里呢。”
棋牌室的妙处,从来不止打牌本身。现在的棋牌室,早成了小区的“情感枢纽站”。谁家里有点事,在牌桌上说一声,立马有人搭把手;哪家孙子考上大学,大家凑钱买个礼物,在牌桌上热闹庆祝一下;连物业公司征集小区管理和改造意见,都特意选在下午来棋牌室里听一听老人们七嘴八舌出主意。
傍晚,小区棋牌室里传出声音,像首交响乐,又像温暖的歌,奏唱着寻常日子里的热乎劲。大家心里都清楚,人们惦记的绝不是那几张牌,而是围坐在一起的热闹,是暂时抛开血压高、体检报告等烦恼后的松弛,是那些在牌局里流淌的、带着烟火气的人情味。这小小的棋牌室,仿佛像个温暖的磁场,把一颗颗老人们的闲暇之心,紧紧地拢在了一起。
秦子朗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