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频道 > 民生工程 > 正文

六安市金安区清水河街道清水河社区:河邻有约润邻里 社志赋能激活力

2025-11-07 15:56:33 来源:   编辑:曹凌   

今年以来,六安市金安区清水河街道清水河社区创新启动“河邻有约”社志融合志愿服务项目,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依托“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联动模式,通过系统化赋能、多元化激励与深层次融合,有效激发社区内生力量,推动志愿服务从“单一参与”向“专业赋能”转型,形成了“一老一小一新一中”全龄友好的社区治理新格局,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持续动能。

体系为基,培训赋能强内功。社区立足人口结构多元、服务需求多样的实际,以“河邻有约”社志融合项目为依托,构建起系统化、常态化的志愿者赋能体系。项目充分运用社区治理学校与社工师办公室两大阵地,通过“理论授课+实操演练”“案例研讨+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累计开展志愿者专项培训4场,显著提升志愿者在沟通协调、应急处理、活动策划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同时,创新推行“专业社工+志愿骨干”结对带教机制,实现经验传承与技能提升的有机统一,已成功培育“清姐妹”志愿服务队骨干21人,为社区志愿服务注入了持续发展的核心动能。

机制为擎,激励赋能增活力。为有效激发居民参与热情,项目构建了物质激励与精神嘉许相结合的多元激励机制。一方面,依托“清小哥”积分平台与积分信用超市,将志愿服务时长转化为切实可用的社区共享资源或实物兑换权益,让志愿者的付出获得即时反馈与尊重回馈。另一方面,通过定期开展团队建设活动、组织评选表彰先进典型,不断增强志愿者的归属感、成就感与荣誉感。更为重要的是,项目着力为志愿者提供成长支持,如为宝妈志愿者链接“清姐妹”创业工坊的就业技能培训与居家就业机会,实现了“在服务中成长,在奉献中收获”的良性循环,使志愿服务焕发出持久内生动力。

融合为要,协同赋能拓格局。“河邻有约”项目深刻把握“社志融合”内涵,着力搭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平台机制。每月联合专业社工机构、共建单位、物业、学校等6家单位召开联席会议,有效整合各方资源,精准对接服务需求。在此机制下,成功孵化了聚焦儿童服务的“花开小屋”、助力宝妈群体的“清姐妹”创业工坊、关爱老年群体的“银龄艺校”以及服务新就业群体的“聚心驿站”等品牌服务载体。这些平台不仅成为志愿者施展才华、服务社区的主战场,更在实践中形成了“儿童-家庭-党员骨干”三级志愿者梯队培育模式,以及覆盖“一老一小一新一中”四类人群的社区多元互助模式,构建起资源互通、优势互补、成果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实践为尺,服务赋能见真章。赋能的成效最终体现在服务社区、造福居民的实际行动中。“花开小屋”在儿童志愿者与专业社工的共创下,已发展成为集共创、手工、阅读、公益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开展各类主题活动40余场;“清姐妹”创业工坊通过技能培训,不仅助力宝妈实现居家就业创收,更将其转化为服务邻里、关爱独居老人的重要志愿力量;“银龄艺校”丰富了长者的精神文化生活,并挖掘“银发人才”反哺社区;“聚心驿站”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了暖心服务,并通过吸纳其家庭成员参与社区活动,增强了该群体的社区融入感。这些生动实践充分证明,有效的志愿者赋能正在持续转化为提升社区治理效能、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的强大推力。

以赋能之桨划服务之舟,以融合之光暖社区之境。清水河社区“河邻有约”项目正以志愿者成长为核心,书写社志协同的生动实践。未来,该社区将持续深化赋能体系,凝聚更多邻里力量,共绘社区温暖同心圆。

(金晶)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