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门口看老电影,跟着唱黄梅戏,还有志愿者上门送药修燃气,这日子过得比蜜还甜!”金秋敬老月与重阳佳节交汇之际,六安金安区清水河街道茶棚社区以党建为“红色引擎”,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效能,打造“光影忆初心、戏韵传温情、上门解民忧”三大特色服务场景,用有温度、有深度、有精度的举措,延伸服务臂膀,为辖区老年人送上“可听、可看、可感”的关怀,让孝老敬老的新风尚在社区落地生根。

光影映初心,旧忆伴银龄。为满足老年群体对经典影片的喜爱,社区党员志愿者通过“幸福来敲门”走访、“清小哥”小程序征集,筛选出《上甘岭》《高山下的花环》等10部红色老电影,每周三、周五晚准时放映。
傍晚时分,社区广场灯火通明,由寿春华府小区党支部牵头搭建的“茶棚露天影院”热闹起来。放映前,党员志愿者摆放座椅、调试设备,并贴心准备热水和驱蚊贴;影片放映时,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跟着熟悉的剧情轻声讨论,偶尔哼起经典台词,回忆涌上心头。“小时候跟着大人挤在村口看电影,没想到现在在社区又能重温这份热闹!”76岁的王爷爷一边擦着眼角,一边和身边的老邻居分享感受。社区已开展露天电影放映15场次,覆盖老年人1400余人次,让红色记忆与邻里温情在光影中传递。
戏韵润佳节 ,巧手传温情。重阳节之际,清水河街道茶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锣鼓喧天、艾香阵阵。茶棚社区老年大学打造“戏唱重阳·巧手传情”主题活动,将传统民俗与文化体验巧妙结合。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黄梅戏表演区里,社区文艺队的志愿者演唱《女驸马》《天仙配》等经典选段,字正腔圆的唱腔、生动传神的表演,引得台下老人们跟着拍手哼唱,不少老人还主动上台与演员合唱,过足“戏瘾”。手工体验区里,党员志愿者手把手教老人们制作艾草锤:整理晒干的艾草、填充纯棉布袋、用彩绳缠绕装饰,大家一边交流制作技巧,一边分享养生心得。活动现场,社区工作人员还为每位老人送上重阳糕和菊花茶,让传统节日充满“家的味道”。

幸福来敲门 ,安康护夕阳。敬老月期间,茶棚社区组建“便民服务队”,针对辖区高龄、独居、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推出“上门办、帮代办”服务。“张阿姨,这是您要的降压药,我给您分好了,记得按时吃。”“李爷爷,燃气管道我检查过了,阀门有点松,已经帮您拧紧,平时用的时候要注意通风。”为老年人托底,构建“社会参与、资源整合、温情高效”的社区保障体系,解决生活难题。
幸福来敲门项目包括“绿色就医”、社区义诊、康复护理、心理关爱、安全守护等服务内容,分为“健康关怀组”“生活帮扶组”“应急维修组”。健康关怀组联合社区卫生院,上门为老人测血压、送常用药,讲解秋冬养生知识;生活帮扶组每天为独居老人配送爱心午餐,帮忙打扫房间、代购生活用品;应急维修组则免费提供燃气检修、水电维修服务,排除安全隐患。针对独居老人,志愿者不仅定期上门送药,还帮忙调试智能手机,让老人能随时和家人通话。截至目前,服务队已上门服务60余户老年家庭,解决用药、助餐、维修等需求80余个。
下一步,该社区将持续深化“党建+社工+志愿”模式,以“需求导向”优化服务供给,以“资源整合”提升服务效能,把党组织的关怀延伸到老年群体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更精准的需求对接、更丰富的服务内容、更扎实的保障措施,让孝老爱老成为社区服务的鲜明底色,让“夕阳红”与“党建红”交相辉映,绘就基层治理的幸福画卷。
(潘晶晶)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