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到饭点就不敢开窗,油烟味飘得满屋子都是,衣服也没法晒。现在好了,厨房烟道整改后,家里终于能呼吸新鲜空气了!”近日,六安清水河街道明月港湾雅苑22号楼的居民看着整改完成的油烟排放设施,难掩喜悦。
2025年8月起,区生态环境分局联帮清水河街道,聚焦多个社区油烟污染“急难愁盼”问题,以专业优势破题、以联动机制发力,推动人居环境实现从“油烟扰民”到“清新宜居”的关键转变。
高位联动,织密治污“责任网”。联帮工作启动之初,作为清水河社区联帮单位的区生态环境分局便主动靠前,联合清水河街道建立“双周督查、月会商”工作机制,形成问题对接清单,联合开展9次全域排查。此前,各社区已开展入户走访行动,走访收集居民意见36条,梳理出“油烟排放超标”“油烟净化装置老化”“未定期清洗油烟净化装置”等问题,为精准治理提供靶向指引。
首先,区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召开现场办公会,同步接收汇总各社区存在的油烟问题;随即明确“局长牵头抓总、分管局长包片负责、业务骨干驻点跟进”的责任体系,清水河街道成立联帮专班,各社区承担“日常监测、诉求收集、进度反馈”职责,三方构建起“专业指导+基层落实+群众监督”的协同格局。10月24日,区生态环境分局组织的“多方议事会”上,社区代表结合摸排情况,集中反映了土菜馆烟道违规设置、餐饮聚集区净化装置维护缺失等痛点。会后,区生态环境分局立即调度技术力量,街道城管中队联合社区协助商户,做好群众解释工作,短时间内形成治理合力,让居民直观看到联帮实效。
靶向整改,破解油烟“痛点题”。针对最突出的油烟排放不达标问题,区生态环境分局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依据《餐饮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要求,邀请技术专家现场指导餐饮单位对油烟净化装置进行清洗、维护或升级换代,确保其高效稳定运行。对清水河社区15号楼土菜馆,执法人员现场勘察后,督促其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对九里沟社区王记九道菜,要求其更换油烟机设备零件,建立清洗台账,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安排专人现场核查维护记录。
面对梅山北路淠绿新村断沿街55家固定餐饮商户集中污染难题,区生态环境分局创新采用“分类整改+跟踪督导” 模式。针对部分商户抵触情绪,搭建“居民-商户-部门”协商平台,召开代表座谈会,从法律法规和邻里和谐角度引导换位思考,最终达成整改共识,实现“执法有力度、服务有温度” 的统一。截至目前,三个社区油烟问题全部处置完毕。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组合拳,长期困扰居民的油烟问题得到了实质性解决,真正将“刺鼻油烟”变为“清新空气”,实现还静于民。
延伸服务,打造护蓝“暖心圈”。“现在不仅没了油烟味,还知道怎么随时监督举报了!”居民们满意的背后,是区生态环境分局推动的服务延伸。针对后续监管需求,区生态环境分局联合街道建立“清水河街道环保问题快速处置群”,将街道环保办、城管中队、各社区书记、环保专员纳入该群,形成“社区反馈—部门响应—快速处置”的闭环机制。居民可以通过“业主接待日”、“清小哥”微信小程序随时反映、上报新增问题,确保污染隐患早发现、早处理。目前已通过该平台高效解决环保问题17起,响应时效较此前提升60%。
为筑牢长效防线,街道组织城管中队、街道环保办与社区工作人员,对全街185家餐饮商家和68家流动摊贩开展常态化宣传,详细解释净化设施维护、油烟排放规范等要求;加大日常巡查频次,向居民讲解环保投诉流程,鼓励大家参与到社区环境监督中。
如今的清水河街道,清新的空气正回归,这些变化的背后,是区生态环境分局与清水河街道的联帮合力。下一步,区生态环境分局将持续发挥专业主导优势,深化与街道、社区的协同联动,依托群众监督网络,推动油烟治理向“长效化、精细化”迈进,让“联帮成效”真正转化为居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清新幸福指数”。

图为区生态环境分局现场查看商户油烟净化装置

图为区生态环境分局现场办公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