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工作,今年以来,六安清水河街道清水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社区关工委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串联起“一老一小”两大群体的需求,在阵地建设中搭建互动桥梁,于特色服务中实现双向赋能,让“老有所为”与“幼有所乐”成为社区治理最动人的注脚。
双向赋能筑阵地:打造“老幼共融”温暖空间
社区以“一老一小”服务为切入点,成立“童一个家”志愿服务队,汇聚退休党员干部、宝妈群体、普通居民等群体,开展多元化志愿服务。同时,社区巧妙转化闲置资源,400㎡的老年学校变身“银龄艺校”,开设舞蹈、戏曲、太极等兴趣班,日均服务50余名老人。在社区闲置空房打造的450㎡“花开小屋”儿童友好空间里,“花开议事会”制度让孩子们以小主人身份参与社区规划,手绘文化墙、设计“花开小集市”摊位。这些“微改造”串联起老幼群体的日常,让社区成为可感可及的温暖家园。
精准服务解民忧:书写“朝夕美好”民生答卷
在服务供给上,社区坚持“按需定制”,让“银铃”与 “童声”各得其所。针对老年人,除了常态化开展“五个一” 关爱行动(每周志愿服务、每月健康监测等),更开设315消费者维权科普、防诈骗课堂等“适老化”课程;针对儿童,整合资源打造 “花开小主播”“花开手工坊” 等体验项目,联合辖区学校资源开展“红色故事宣讲”活动,让红色教育与传统文化在实践中浸润童心。同时,社区依托老幼共托服务模式,搭建起代际互动桥梁:儿童志愿者为老人表演节目、制作爱心手工,老党员为孩子们讲述红色故事、传授拓福技艺。“童一个家”将志愿服务与“银铃”和“童声”需求有机结合,通过精准化、常态化的活动,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感。
长效机制促共生:绘就“志愿接力”社区新景
为让温暖持续传递,激发志愿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社区建立了完善的激励机制。一方面,依托街道“清小哥”为民服务小程序及社区积分信用超市设立志愿者积分兑换制度,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可获得相应的积分,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商家联盟优惠券等,让志愿者在付出的同时也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回报。另一方面,定期开展“优秀志愿者”“花开小屋最美志愿者”等评选活动,对表现优秀的志愿者进行表彰和奖励,颁发荣誉证书和志愿服务积分卡。同时,社区还为志愿者提供优先参与社区活动、免费义诊、技能培训等福利,让志愿者在社区建设中更有获得感和归属感。
当“银铃”的智慧照亮童声的梦想,当孩童的活力唤醒银发的热忱,清水河社区的“童”一个家项目,不仅是老幼服务的物理空间,更是精神共融的情感纽带。该社区正以全龄友好为画笔,在基层治理的画卷上勾勒出“老有所养、幼有所育、邻有所助”的幸福底色,让每个生命阶段都能在社区找到温暖的支点,共同谱写新时代邻里相亲、守望相助的美好篇章。
(金晶)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