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深渡镇的老街上,有一间不起眼的理发店,木质门楣上理发店的招牌已斑驳褪色。64岁的方大道手持剃刀,正为一位老主顾修面,动作娴熟如行云流水。这把用了四十多年的老剃刀,见证了他从青葱少年到白发老者的时光,也刻录着深渡老街的繁华与寂寥。
一把剃刀剃的是半世烟火。1979年,18岁的方大道学会师傅的剃头手艺时,深渡老街正值鼎盛。“那时候码头天天停满商船,街上挤着茶商、布贩、山货郎,我的剃头凳从早到晚没空过,有时到下午三四点钟才顾得上吃午饭。”方师傅用热毛巾敷着顾客的脸颊,声音里带着旧时光的温度,“搬到现在这间店铺差不多35个年头了,儿子那时候刚刚断奶。”老街的青石板路上,曾回荡着茶楼的评书声、打铁铺的敲打乐、布庄的算盘响,而他的理发店永远是消息最灵通的。
岁月如梭,老街渐渐寂老。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陆路交通兴起,新安江航运没落,老街的喧嚣逐渐消散。“先是供销社关了门,后来茶馆改成杂货铺,最后连杂货铺也锁了窗。”方师傅的剃刀在皮带上反复打磨,仿佛要磨平岁月的褶皱。如今深渡老街常住人家已经很少,他的理发店成了为数不多亮着灯的老铺子。每周都会有熟客来店里理发,边剃头边聊着子孙辈的城市生活,这是老街最后的仪式感。
守在老街守的不只是手艺。“在我这里理个发,还不够城里洗次头。”方师傅笑着展示他那把可以调节身姿的木质理发椅,他有一门“刀锋刮眼”的绝活,去除角质而不伤眼,令人瞬间眼前一亮。“当时一位走南闯北的顾客将这门手艺传给我,怕手艺断了传承。”剃头、修面、修眉、刮胡、刮目、按摩、洗头、吹发,在节奏极快的当下,在深渡老街巷子里沉浸式理发,有一种穿越历史的恍惚。
方师傅的姓名颇具古风,类似很多武侠小说里的侠者。大道、老街,他就像是深渡老街里的NPC,背负着使命任务,默默守护着这巷子从热闹到幽静,我想或许这正是深渡老街虽老却一直未被忘却的秘密。(赵磊)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