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李庄镇聚焦本土人才这一关键力量,精准施策、多点发力,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致力于培育出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本土人才队伍,为乡村产业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精准摸排建库,筑牢育才根基。李庄镇从镇政府各部门、村“两委”等队伍中抽调工作人员成立专项调研小组,通过电话、微信或现场走访等方式与村民们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每一户的家庭情况、人员技能特长以及就业创业意向。依托产业需求,全面调研李庄镇9个村(社区),多种渠道挖掘致富能人、退伍军人、种植大户、经营能手以及各领域的“土专家”“田秀才”等人才700余人,其中,县外高层次人才30余人,包括D类人才2名。依托摸排数据,建立李庄镇农村人才数据库,将产业需求与人才资源进行有效对接,实现人才与产业的精准匹配。
创新培训模式,激活产业动能。一方面,持续创新本土人才培训方式,定制技能课程,采取集中授课、座谈、线上交流等方式提升人才实践能力。根据本土人才库信息与乡村产业需求,联合县农业农村局、人社局等部门,邀请专家学者“送课下乡”。另一方面,为了让本土人才更好地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李庄镇积极整合资源,打造多个人才实训基地,如“镇东车厘子”产业园、“多肉小院”庭院经济、李园新村“三元兴染坊”等。组织本土人才实地观摩与学习,试图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直观翔实的收入数据、生动鲜活的成功案例,打造“产业课堂”,为本土人才提供特色产业发展模板,吸引更多人才加入特色产业中。
强化政策服务,厚植留才沃土。持续加大人才政策宣传与解读力度,夯实“政策+服务”保障,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打造一站式政策服务体系,为本土人才提供从项目申报到政策解读,从技术指导再到市场对接的全方位贴心服务,切实将人才政策落到实处。实施“选青推优”人才政策,优化村级班子结构,选拔多名农村骨干青年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力量培养,邀请返乡人才到村任职。多次召开人才专项党委会议,制定印发《李庄镇2025年度人才工作方案》,从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用于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奖励。
搭建创业平台,实现产才融合。围绕重点产业、依托重点项目,充分发挥人才专业优势,积极搭建全链条创新创业平台,建立以产留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新格局。鼓励本土人才积极抢抓电商发展优势,搭建电商项目“孵化”平台,邀请专业的电商培训师指导本土人才学会利用电商媒介,提升自身产品的附加值。建立“集体经济+人才创业就业”孵化基地,精心打造镇东车厘子产业园、土地托管、冷库租赁、庭院经济等一批符合条件的集体经济人才创业就业项目,推动人才、科技、资金等资源向项目快速集聚。(王恒辉)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