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李庄镇锚定基层治理现代化目标,把党建引领作为提升治理效能的核心引擎,通过强组织、细网格、优服务的举措,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红色动力”。
党建引领,筑牢多元治理根基。李庄镇以党建为“红色引擎”,着力构建“党建+”多元治理体系,将党建工作的“软实力”转化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硬支撑”。搭建起多层次、立体化的“党建+理论学习”教育体系:线上为流动党员搭建专属学习群,常态化推送“微党课”,保障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学”;线下实施“精准送学计划”,由党员志愿者为老党员尤其是行动不便的群体“送学上门”,把党的理论“营养剂”送到身边。同时,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学细悟,定期举办培训活动,还创新形式,借助“银杏林讲坛”“红色说事场”等特色阵地开展理论宣讲,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与服务能力。
移风易俗,涵养文明乡风新生态。为让时代新风浸润人心,该镇在“移风易俗+宣传教育”上精准发力、持续用力: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账号等新媒体平台推送相关内容;线下组建“新风宣讲队”,借“干群夜话”等接地气的形式深入村(社区)巡回宣讲。同时,依托“送戏下乡”等文化活动,将移风易俗主题融入表演,让群众在文艺欣赏中潜移默化受文明新风浸润。开展“好媳妇”“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同步挖掘先进典型;发挥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设立“红黑榜”,通过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在全镇营造“学先进、争先进”的浓厚氛围,绘就乡风新底色。
“三治融合”,提增矛盾化解效能。李庄镇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行“123”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法,推动治理效能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推进“多网合一”改革,整合食品安全“两员”、生态护林员等岗位力量,组建“全科网格员”队伍,真正让网格员化身基层“活地图”,依托“矛盾化解不过夜”机制将纠纷吸附在网格、解决在源头,有效激活群众自治“神经末梢”。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整合镇村综治中心、司法所等力量,建立“统一受理、分类调处、限时办结”机制;建立联动联调与网格排查机制,通过全程闭环管控确保矛盾纠纷有效化解,今年累计受理并化解矛盾纠纷107件,化解率达100%。
信用赋能,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该镇以基层治理现代化为导向,创新实施“信用积分”管理体系,通过信用价值转化机制,构建“信用引领、全民共治”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创新推出“信用积分管理细则”,建立“基础分+贡献分+奖励分”综合评价体系。设立“积分银行”长效运行机制,有效将积分应用与村级事务深度绑定,切实提升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实施党员先锋工程,组织党员开展承诺践诺活动,鼓励群众通过皖事通APP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获取积分。在李园新村等3个示范村建成“和美积分超市”,创新“积分存折”管理模式,累计兑换生活物资价值2.5万元。以“信用+”为纽带,构建起覆盖生产生活全领域的16个镇级特色应用场景,形成“基础服务+特色创新”的双层信用生态。
下一步,李庄镇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践,不断探索创新治理模式与服务机制,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筑牢基层根基。(杨浩)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