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美好江淮 > 乡镇社区 > 正文

“舌尖”上的作风建设——严守“舌尖”纪律,把握整治尺度

2025-06-30 10:28:04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陈敏  审核:张弘

违规吃喝的危害,远超出餐桌本身。从近年通报的案件可见,一场看似平常的饭局,往往是权钱交易的前奏。某地审批部门负责人在接受企业宴请后,对不合规项目“开绿灯”,致使国有资产流失;还有干部借“工作交流”之名,频繁出入高档会所,在推杯换盏间突破纪律底线。这些行为不仅腐蚀党员干部队伍,更严重破坏营商环境,让“靠关系办事”取代公平竞争,群众对政府的信任也在一次次违规吃喝中被消解。​

部分干部为违规吃喝寻找借口的错误思想,同样值得警惕。有人将违规宴请包装成“人情往来”,认为“吃顿饭不伤大雅”,却不知“小贪小腐”往往是堕落的开端;有人鼓吹“吃喝是发展润滑剂”,将正常商务往来异化为酒桌交易,实则是用公权力为私利铺路;更有人以“行业特殊”为挡箭牌,妄图将违规行为合理化。这些错误认知,本质上是对党纪国法的漠视,是特权思想作祟。​

整治违规吃喝绝非“一阵风”行动,这需要长期的制度保障与监督落实。自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持续高压态势下仍有人心存侥幸,认为“避避风头就能过关”,这是对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决心的误判。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的案例显示,多地对顶风违纪者从严查处,不仅问责当事人,还追究相关领导责任,释放出“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而要实现长效治理,关键在于精准施策——既要有铁腕执纪的力度,也要有把握尺度的智慧。​

这种智慧,集中体现在精准区分违规与正常的边界上。违规吃喝的“违规”二字,体现在利用公权力谋取私利的本质:公款大吃大喝、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借吃喝拉帮结派等行为,触碰了纪律红线。而正常餐饮,无论是亲友聚会,还是合规范围内的商务接待,都是社会交往的正常需求,不应被“一刀切”禁止。现实中,个别地方出现“谈吃色变”现象,将正常工作餐与违规宴请混为一谈,甚至影响餐饮行业正常经营,这背离了整治初衷,暴露出懒政思维。​

正常餐饮承载着民生温度与市场活力。2024年我国超5.5万亿元的餐饮收入,背后是3000多万从业者的生计,是街头巷尾的烟火气息。整治违规吃喝,不是要扑灭这份人间烟火,而是要让餐饮回归情感交流、正常社交的本质。那些曾靠“舌尖上的腐败”生存的场所被市场淘汰,正是行业回归健康发展的契机,倒逼餐饮企业以品质服务赢得口碑。​

“舌尖”上的作风建设,关乎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严守“舌尖”纪律,以零容忍态度整治违规吃喝,同时把握好整治尺度,守护好正常餐饮的烟火气,才能实现党风政风清正、社风民风淳朴,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筑牢作风根基。(王子炎)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