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渡期的最后一年,该镇坚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好上级各项政策,全力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推动产业兴村富民,强化就业帮扶,为乡村全面振兴积能蓄势。
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坚持及早识别、应纳尽纳、简化程序、精准帮扶原则,扎实开展监测对象识别帮扶工作。通过科学设置网格、选优配强网格员队伍、健全网格管理体系等举措进一步释放网格化管理效能。畅通疑点数据核实反馈流程,提高镇村预警信息响应能力。聚焦脱贫人口内生发展动力,做到扶志与扶智相结合,通过宣传致富典型、弘扬孝善文化进一步营造劳动致富的社会氛围,结合技能培训等,赋予脱贫人口“一技之长”。综合运用产业、就业、金融、教育、医疗、消费等帮扶政策,优化细化帮扶举措,根据户家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
拓宽产业兴村富民路。李庄镇因地制宜,科学谋划编制项目库,大力申请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在道路硬化、农田水利建设、环境整治等方面发力,进一步改善道路交通、粮食生产条件和人居环境。倾力发展车厘子、酥梨、黄桃、冷库等重点农业产业项目,其中大棚车厘子项目入选市级案例选编,成为李庄镇乡村振兴的一张重要“名片”。推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提高土地集约化程度,提升科技应用和机械使用水平,进一步释放土地生产力,为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添砖加瓦。
(李庄镇镇东村乡村振兴产业基地车厘子喜获丰收)
强化就业帮扶。就业是民生之本,推动脱贫人口就业更是提高脱贫质量的必由之路。李庄镇结合环境治理、秸秆禁烧、防溺水、道路养护、护林、卫生保洁等工作开发公益岗,从脱贫劳动力中选聘公益岗,帮助其实现“家门口”就业。申请实施“以工代赈”产业项目,助力脱贫人口就近就业。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务工和种植养殖带动作用,取得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双重效益。推动脱贫人口跨省外出务工一次性交通补助等惠民政策落地见效。(殷铁路)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