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美好江淮 > 网评 > 正文

以“心”焕“新”书写乡村振兴新征程

2025-09-04 10:42:00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陈敏  审核:张弘

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涂脂抹粉”,而是一场由内而外的深刻变革。当政策春风拂过田野,真正让乡村焕发持久生机的,从来不是冰冷的指标数字,而是那一颗颗扎根土地的“心”——用初心锚定方向,用匠心打磨细节,用民心汇聚力量,方能在时代考卷上写下“新”的答案。

守牢一颗“为民初心”,方能校准振兴航向。基层驻村书记在日记里写道:“村民的柴米油盐,就是我们的星辰大海。”乡村振兴的蓝图里,不该有“形象工程”的虚火,也容不得“拍脑袋”的决策。在浙江余村,党员干部蹲点调研三个月,听懂了村民“要绿水青山”的心声,才有了“两山论”的生动实践;在陕北梁家河,当年的知青们和乡亲一起打坝、种稻,把“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的承诺,化作了改变贫瘠的实干。这些实践印证着一个真理:只有把“民之所盼”作为“政之所向”,让规划跟着需求走、项目围着民生转,才能让乡村振兴的每一步都踩在实处。

打磨一颗“绣花匠心”,方能激活内生动力。乡村的“新”,藏在老手艺的新表达里,躲在旧村落的巧改造中。基层古镇的党员干部带头成立非遗合作社,让千年传承的工艺搭上电商快车,乡村味道飘向了全国;当艺术家们住进空心村,用画笔唤醒夯土墙的记忆,让“文创+乡村”成了新风景。这些变化告诉我们,乡村振兴不需要“推倒重来”的莽撞,而需要“量体裁衣”的智慧——尊重乡村的肌理与文脉,把现代元素轻轻嵌入传统骨架,才能让老地方长出新模样,让乡愁与发展找到平衡点。

凝聚一颗“共富民心”,方能绘就和美画卷。为破解乡村因土地流转闹矛盾的难题,村支书带着党员挨家算“长远账”:“单打独斗是‘小打小闹’,抱团发展才是‘阳关道’。”后来村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年底分红翻了番,笑脸多了起来。乡村振兴从来不是“干部干、群众看”,而是要让每个人都成为参与者、受益者。从村民议事会里的热烈讨论,到乡贤理事会的群策群力,再到返乡青年带来的新观念,当无数颗心拧成一股绳,乡村的振兴之路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暮色中的乡村,亮起的不仅是路灯,更是希望的光。那些在田埂上留下的足迹,在直播间里流露出的热情,在文化礼堂里绽放的笑容,都在诉说着:乡村振兴的“新”,从来源于对这片土地深沉的“心”。这颗心,连着万家灯火,映着时代星河,终将让乡村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绽放出更动人的光彩。(杨淑娟)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