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美好江淮 > 网评 > 正文

用“紧日子”换取老百姓“好日子”

2025-06-18 10:35:17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陈敏  审核:张弘

在新时代背景下,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要求是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体现。

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这一理念贯穿于党的发展历程,是我们党性质宗旨的鲜明彰显,也是对国家发展规律与人民需求的深刻洞察。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稳步提升,但党政机关也不应该因此放松对自身的要求,而是始终坚守过紧日子的原则,将更多资源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力求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在深入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诸多举措清晰可见。在经费使用方面,严格把控“三公”经费支出,每一笔开支都经过精打细算,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以往一些不必要的公务接待、豪华的公务出行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务实高效的会议安排和出行方式。在公务活动管理上,优化政府采购流程,加强监管力度,杜绝高价采购、奢华配置等现象。比如,在办公设备采购中,不再追求高端品牌和昂贵功能,而是以实用、够用为标准,降低采购成本。只有我们党政机关踏踏实实过好“紧日子”才能让人民群众过出实实在在的“好日子”。

过不好“紧日子”就容易出乱子,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成败的政治高度。党政机关手大脚、奢侈浪费就很容易产生“车轮上的腐败”、“舌尖上的浪费”、“会所里的歪风”等作风突出问题。超标准购置奢华物资设备、超标准公务接待、超标准建设办公用房、为公务用车增加高档配置等铺张浪费行为消耗的不仅是财力人力更是人民群众的信任和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决策失误是最大的浪费。没有正确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规划,做决定大手大脚、寅吃卯粮,大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必然导致财政资源的严重浪费。这些问题不仅违背了过紧日子的初衷,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了人民群众对发展成果的获得感。

过“紧日子”永远在路上。对于个别地方和领域,仍存在一些与过紧日子要求不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打折扣、搞变通的现象。我们要不断筑牢反浪费的制度堤坝,完善经费管理、公务接待等规定,强化责任落实,进一步筑牢反浪费的制度基础。同时严明纪律要求,深化“四风”纠治,特别是铺张浪费现象。加强监督检查,防止互相攀比、大操大办等行为。树立正确政绩观,严禁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决策应力戒浪费,确保财政资源用于抓改革、促发展。对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重大决策失误特别是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造成严重浪费的,必须严肃追究责任。用党政机关的“紧日子”过出人民群众的“好日子”。(冯祥祥)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